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环保不合格品管制作业程序版本:A/0 编制: 审核: 核准: 文件编号: XC-RP-209 发布日期:2024 年 11 月 10 日实施日期:2024 年 11 月 10 日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0 目的:1.1 防止进料环境管理物质不良品错误地使用或交货; 1.2 防止制程中发现的环境管理物质不良品及已判定为不合格品的产品被错误地使用或交货。2.0 范围:2.1 原材料检验判定不合格者;2.2 半成品、成品判为不合格者;2.3 客户退货或客户投诉为不合格者;2.4 供货商未提供环境管理物质保证数据者(包括 ICP 测试报告、MSDS、材质成份表、禁用物质保证书、环境管理物质不使用证明书等)。3.0 权责:3.1 不合格品的判定/记录---品保单位;3.2 不合格品的标识----生产分厂;3.3 不合格品储存-------仓库;3.4 不合格品处置------各相关单位;3.5 发现不合格向客户报告---营销部。4.0 名词定义:不合格:指含有允许浓度以上的“1 级环境管理物质” 或 RoHS 指令所规定).5.0 相关文件:5.1《环保进料管制与检验作业程序》 XC-RP-2075.2《环保制程管理与检验作业程序》 XC-RP-2085.3 参阅 ISO9001:2024 质量管理程序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EP-0236.0 作业内容:6.1 发现不合格品时的对应处理:6.1.1 发现有不合格品时,品保单位应立即填写[品质异常单],经化学物质管理联络员签核后,报告营销部,由营销部立即向客户报告;6.1.2 报告时机:发现不合格品的首次报告,品保部、市场部应该在发现后 24H内报告;五金类化学物质管理联络员:傅万贤 塑胶装饰类化学物质管理联络员:傅万贤 6.1.3 报告内容:6.1.3.1 特定不合格品及生产批次;6.1.3.2 发现了不合格品后的工艺(原材料、零部件、生产有关工艺); 6.1.3.3 对已经出货的产品、其它产品、零部件的影响程度(跟踪); 6.1.3.4 报告内容由品保部在“品质异常单”中与异常现象同时描述。6.2 不合格品发现、记录、标识、隔离。6.2.1 来料经测定或数据审查判定为不合格,将不合格事项记录在相应检验报告上并贴红色“不合格标签”于整批产品上,并由相关单位转移此批产品至环境不合格品放置区放置。6.2.2 在制程中核对时发现有不符合环境管理物质管制规定的半成品、成品,即对不良嫌疑批贴红色“不合格标签”,同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呈报危害物质管理负责人批示处理,并记录好相关不合格批的追溯记录,环境不合格品即由现场权责品保人员转移至环境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