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摘要:美国 COSO 委员会潜心讨论多年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给理论界、实务界以广泛、深刻的启示,对我国仍处在改革进程之中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其理论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应强调对业务流程的动态控制,培育先进的环境文化,有效评估风险状况,建立有效的信息传导与沟通机制,加强监督,强调控制活动的效率、效果,这应该是我国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手段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内部控制;COSO 报告;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116(2024)02-71-04 美国 COSO 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提出的COSO 报告极大地促进和丰富了内部控制实践活动。它强调企业应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动态控制,培育先进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文化,有效评估风险状况,建立科学的信息传导与沟通机制,加强监督,强调控制活动的效率、效果。它将内部控制的理论和实践都向前推动了一大步,给理论界、实业界以广泛、深刻的启示,对我国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有广泛而深刻的借鉴价值。 一、COSO 报告内部框架综述 (一)内部控制的定义和目标 COSO 是由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NCFR)发起的,它是一个旨在通过商业道德、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以改善财务报告的美国民间组织。1992 年,COSO 委员会提出报告《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4 年进行了增补。该报告对内部控制作出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旨在为下列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1)营运的效率和效果;(2)财务报告的可靠性;(3)相关法令的遵循性。这个定义明确了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 1.合法性目标。设立内部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企业合法经营,要求企业遵守现行法规是保证市场经济秩序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也是企业安全生存和健康进展的需要。 2.可靠性目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是为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而设定的内部控制目标,其最终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宏观经济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3.效益性目标。内部控制要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服务,法律规范的现代企业一般是在前两个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追求效益性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 COSO 报告认为,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上述三个目标提供保证,需要下列五个要素的支持: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