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是加快灌区末级渠系改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制度创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攸关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新思路,根据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有关工作要求,我省因地制宜开展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近日,结合“三解三促”调研活动,我就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情况,分别赴xxx 市、xx 区进行了调研,形成了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全省农业用水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我省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滨江临海,河湖众多。全省水资源相对丰沛,水域面积为 1.66 万平方千米,全年核定用水总量 480 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总量占比较高。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持续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初步建成灌排较为完善的工程体系。截至 xx 年底,全省建成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5988 万亩、旱涝保收农田面积 5262 万亩、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 3082 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从“十一五”期末的 0.55 增加到 0.59。xx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 3490.6 万吨,顺利实现“十一连增”,单产位列全国稻麦两熟地区第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和基础较好的农田水利灌排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的治水思路,对照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当前,我省农业用水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还不完善。由于灌区工程配套不齐全,很多斗渠以下供水系统缺少供水计量设施,终端水价按方计费缺乏有效的工程基础,水费不能按量收缴,只能采取按亩均摊的办法征收,不能体现“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节约用水的积极性。当前,我省国有工程供水农业水价 8 元-18 元/亩,末级渠系灌溉水价一般协商确定水价。从典型调查的平均情况看,xx 年全省农业用水测算水价为 0.138元/立方米左右,核定水价为 0.0126/立方米左右,核定水价占测算水价的 9.3%。同时,水费的征收率只能完成 72%,水管单位的供水成本仅收回 6.7%,未能体现市场杠杆在农业水价中的作用。 (二)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尚未健全。农田水利工程面广量大,历史欠账较多,尤其是与骨干工程配套的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建设相对滞后,是实现“有效灌溉”、“旱涝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