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仓储保管基础知识 一、名词解释: 1.粮油储藏 粮油储藏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它是粮食流通中间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四无粮仓指“无虫害、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 3.三温:粮油储藏中的温度包括外界空气温度、仓内空气温度和粮堆温度,简称气温、仓温和粮温,通常称为储粮“三温” 4.三湿:和温度相似,湿度也有“三湿”之称,即大气相对湿度、仓内空气相对湿度、粮堆空隙中的空气相对湿度,简称气湿、仓湿、粮湿。 5.三温变化规律:外温上升时,气温>仓温>粮温;外温下降时,气温<仓温<粮温。 最冷时,上层粮温<中层<下层;最热时,上层粮温>中层>下层;在春季时,上层>下层>中层;在秋季时,中层>下层>上层。 6.安全粮:是指含水量在当地安全水分标准以内,在正常保管条件下可安全过夏的粮油。我省规定小麦的安全水分为 12.5%,玉米的为13%,水分在此之内的小麦、玉米均为安全粮。 7.半安全粮:是指含水量略高于安全粮,能在气温较低季节短期储藏,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油。五月至十月份,小麦水分超过安全水分 0.1~0.5%以内,玉米超过安全水分 0.6~1%为半安全粮;十一月至下年四月份,小麦水分超过安全水分在0.6~1.5%以内,玉米超过安全水分在0.1~1%以内,为半安全粮。超出以上标准为危险粮。 8.危险粮:是指含水量高于半安全粮,极易发热、霉变的粮油。 9.结露:指空气遇冷物体表面,水汽开始凝结成水的现象。由于粮食的吸湿特性,决定了只要环境湿度大于相应的粮食平衡湿度时,都能引起粮食水分增加。 结露类型与部位: 表层结露、内部发热结露、密闭结露、热粮结露、其它结露。 10.粮堆发热:指粮温不正常上升或该降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继而发展成霉变。 按发热性质:干热、湿热与杂质积聚;按发热部位:局部、上层、下层、垂直层与全仓发热。 11.粮食霉变:霉变过程包括初期变质、生霉和霉烂三个阶段,粮食保管中则以生霉阶段作为发霉事故的标志。 粮食霉变类型:发热霉变、结露霉变、返潮霉变。 12.机械通风:指把一定条件的外界气体通过风机送入粮堆,从而改变粮堆内的温、湿度等参数,达到粮食安全储藏或改善加工工艺品质的目的。 二、简答 1.储粮机械通风的作用:第一、创造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第二、均衡粮温,防止水分结露;第三、制止粮食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第四、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或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