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预防与处理1、浅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静脉炎预防:①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② 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选择套管柔软的留置针,避免在关节处穿刺。位置便于固定,力争一次穿刺成功。③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④留置针留置期间,指导患者不宜过度活动穿刺侧肢体。⑤每次输液前后,均应观察穿刺部位和静脉走行有无红、肿,询问病人有无疼痛与不适。处理:① 立即给予拔管,嘱患者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回流缓解症状。② 在肿胀部位用硫酸镁或土豆片湿敷 20min/次,4 次/d。2)液体渗漏预防:① 妥善固定导管。② 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③ 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服勿过紧。④ 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处理:对液体外渗者,予热敷、硫酸镁湿热敷等。3)皮下血肿预防:①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②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处理:可行冷敷或热敷,每日 1〜2 次。4)导管堵塞预防:① 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②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浓度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③ 采取正压封管,即边推注封管液边夹紧留置针塑料管上的夹子,夹子尽量夹在塑料管的近心端。处理:发生堵管的时候,切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可以将肝素帽或正压接头拧下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5)静脉血栓形成预防:①再次输液时,用 0.5%碘伏消毒肝素帽处,接上输液器,如果液体滴入不畅,勿用力挤压输液管,否则可将小凝血块挤入循环而发生栓塞,应先调整肢体位置,检查静脉留置针有无脱出,然后用 5ml 针管抽取 0.1%肝素盐水 2ml,连接输液针头回抽凝血块,通畅后再换接输液管输液。②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且留置时间不可过长。处理:① 及时通知医生,积极处置。② 抬高患肢,卧床休息,患肢抬高略超过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浅静脉内压力,使疼痛减轻。③ 避免碰撞伤肢。④ 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静注扩血管,抗凝及溶栓药物,发热患者需输注抗生素。⑤ 为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 2 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6)导管脱出预防:① 妥善固定导管,延长管应弧形或 S 型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