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慢性尿路感染的辨治经验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张琪现代医学认为尿路感染,是由于大量病原微生物侵入尿路繁殖而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及下尿路感染,前者为肾盂肾炎,后者为膀胱炎。此病可概括在中医学淋病范畴,相当于热淋、寒淋、气淋、劳淋等。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盂肾炎具有明显的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可有血尿、大量白细胞,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数大于105/ml 等。急性尿路感染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有良好疗效。慢性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用抗菌素效果不佳,或屡愈屡发作,迁延不愈,甚至有肾小管功能减退、肾影不规则、肾脏缩小、肾功能不全者。从中医学对本病之探索,除热淋外,其余皆属于正气不足,不能防御外邪,或者防御功能减弱, 以致有一点外因,如过劳、 感寒或因情绪激动(上火) 即发作, 且随着频繁发作,邪愈甚,正气愈虚,痛苦难堪。中医对本病认为正气虚邪气不除,《内经》谓: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谓的正气既是保卫人体各个脏腑正常生理功能有机活力,又具有抗御外邪的功能。慢性尿路感染从中医角度属于劳淋、寒淋、气淋。其病因病机为正气虚导致邪气羁留不除,用西药抗生素或中药清热通淋之药无效。有的病人虽症状消失,但菌尿不消,白细胞不除,或一时消除,不久又复发,其原因在于正气不复,炎症即不能根除。治疗必须扶正祛邪,而犹须以扶正为主。下面仅就劳淋、寒淋、气淋证治分别加以论述。一、 劳淋劳淋方书有心劳、脾劳、肾劳之分,关键在于一个劳字,劳本身即含有正气不足之义, 心脾肾劳淋其症候既有相同的症候,又有不同的症候, 因而必须辨证施治方能中肯,分述如下:1.心劳心劳者因思虑伤心而加重,同时出现小便滞涩,尿有余沥,尿频、尿急、尿痛,伴见心悸气短、口干舌燥、手足心热或见失眠等症状,舌尖红或边红苔薄干,脉象多见细数或小数,属气阴不足、邪热内蕴,治宜益气滋阴清热,宜益气清热解毒饮。功能:益气补肾滋阴,清热解毒利湿黄芪 30-50 克,太子参20 克,石莲子15 克,地骨皮15 克,柴胡 15 克,赤茯苓15 克,麦冬 15 克,车前子15 克,山芋 15 克,枸杞 15 克,白花蛇舌草20 克,蒲公英20 克,瞿麦 15 克。水煎日二次温服黄芪、太子参补气;石莲子、地骨皮、麦冬滋阴;山芋、枸杞补肾;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瞿麦、 车前子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本病由于气虚无力下达膀胱,气化失司, 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