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度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英文)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课程类别CA 公共基础课 B 专业基础课 C 专业限选课 D 专业任选课学时(学分)共 32 学时(2 学分),其中理论教学 32 学时,课内实验教学 学时适用学科专业公共管理学科(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等专业)考核方式考查责任审核人签字院长: 教学院长: 二、课程简介(不超过 300 字)制度经济学是以制度为讨论对象的一门理论经济学。本课程在全面介绍各派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主义观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理解现实真实世界的经济活动和制度变迁(经济转型)过程。课程通过对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各种制度安排的讨论,来说明制度安排、交易成本和经济绩效之间的关系。本课程主要介绍制度的构成与起源、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国家理论等。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还应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进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三、知识点(一)基本知识点本课程基本知识点包括制度的构成与起源、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国家理论、制度与经济进展等内容。(二)重要知识点重要知识点主要是:1.新制度经济学的讨论对象与人的行为假定,新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关系。2.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原因,不同制度交易费用的比较,交易费用讨论的思路。3.产权的内涵与功能,科斯定理。4.制度的构成,囚犯困境与合作制度的缘起,诺思、奥尔森和布坎南等学者的制度起源理论。5.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制度变迁供给的原则,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6.国家的暴力潜能论,诺思悖论,强化市场型政府。7.诺思经济增长的“制度决定论”,李约瑟之谜。四、基本要求(一)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1.掌握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内容涉及制度变迁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等;2. 理解制度选择、制度设计、制度创新的内在规律;3. 了解当代新制度经济学的前沿与进展动态。(二)能力要求学会制度分析的基本技能,通过制度分析的学习和讨论,更好地理解我国转型期的诸多经济问题,具有运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素养要求本课程是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把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