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你常去图书馆吗?第三十一课实现人生的价值【考点展示】1.价值和价值观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系构建】【习题训练】1、闻一多先生在《红烛》一书中写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从这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a.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b.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c.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可贵d.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2、孔子云。“德之不厚,行之不远。”“厚德”作为精神品质,其主要内涵是注重日常道德修养,拥有高远博大胸怀。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提倡“厚德”,因为()a.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b.正确的价值观对人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c.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3、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第1页共9页)①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②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③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④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就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发表评论称,剧中宣扬一种比坏心理。新浪网为此发起了“《甄嬛传》比坏心理是否腐蚀社会道德”的调查,许多人作了不同的回答。对此,下列正确认识是()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无可厚非②应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④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5、右图漫画中人的困境启示我们,实现人生目标要()a.有坚定的理想信念b.以客观条件为基础c.百折不挠反复实践d.努力发展自身才能6、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告诉我们()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只第2页共9页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7、在实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说明()①先进的社会意识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②正确的价值观是指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价值观③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转化为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力量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③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④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①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②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③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④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a.①②b.①③c.②④第3页共9页d.③④10、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①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②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③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④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20XX年9月26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颁奖典礼——《圆中国梦德耀中华》在央视播出,张丽莉等54名同志被授予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他们虽没有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