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进展规模分析 国家规定初级农产品是指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不包括经过加工的各类产品。名特优新农产品是在特定区域内生产、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商品量、具有显著地域特征和独特营养品质特色、有稳定的供应量和消费市场、公众认知度和美誉度高的产品。 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及品牌分布来看,截至 2024 年 5 月 13 日,山东省最多,高达 188 个;其次是四川省和河南省,各有 170 个;然后是广东省 164个;其余内蒙古自治区 123 个,福建省 116 个,安徽省 112 个,浙江省 107 个。 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及品牌分布来看,截至 2024 年 5 月 13 日,水果产业“名特优新农产品”数最多,有 733 个,占比高达 32.97%;其次是蔬菜产业,有 464 个,占比达 20.87%;然后是茶叶产业,有 357 个,占比达 16.06%;其余粮食产业,有 330 个,占比达 14.84%。 1、水果类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果类生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分别是高州龙眼生产规模达21.33 万公顷、高州桂味荔枝生产规模 3.87 万公顷、高州荔枝干生产规模 3.72 万公顷、中卫硒砂瓜生产规模 3.2 万公顷、大荔冬枣生产规模 2.8 万公顷。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水果类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名前十的农产品分别是陕西省“洛川苹果”品牌价值高达 687.27 亿元;其次是甘肃省“庆阳苹果”品牌价值202.72 亿元;河南省“灵宝苹果”品牌价值 194.13 亿元;陕西省“大荔冬枣”品牌价值 175.51 亿元。 2、蔬菜类 从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类农产品及品牌数来看,山东省最多,高达 74个,占比达 15.81%;其次是河南省 34 个,占比 7.26%;然后是湖北、江苏 2 省,各有 31 个,合计占比 13.24%;广东省 29 个,占比 6.2%;福建省 28 个,占比5.98%。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类生产规模排名前十的农产品及品牌分别为重庆市涪陵青菜头生产规模达 48300 公顷;内蒙古开鲁红干椒生产规模达 34000 公顷;广东省英德麻竹笋生产规模达 31300 公顷;内蒙古鄂伦春芸豆生产规模达 26666 公顷;宁夏自治区宁夏菜心生产规模达 14000 公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蔬菜类公用品牌价值百强的有 8 个,其中,山东金乡大蒜品牌价值 218.19 亿元,山东章丘大葱品牌价值 46.67 亿元,四川通江银耳品牌价值 36.95 亿元,重庆涪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