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关民政工作调研报告多年来,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经过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民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我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市委提出“四个三”的目标,民政工作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加强、完善和提高。一、关于民政干部职工队伍建设民政局机关编制21 个(其中公务员17 人、工勤人员2人、事业编制2 人),实有人员20 人,其中2 人离岗,驾驶员 2 人, 1 人在乡镇挂职任副乡长,1 人在村挂职任一书记,缺编1 人;本科6 人,大专13 人,中专以上1 人, 40岁以上 8 人, 30 岁以上 12 人。下属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44 人,其中年龄50 岁以上6 人,40 岁以上 17 人,30 岁以上 19 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4 人,高中以上6 人。乡镇民政所现有专职民政干部37 人,其中民政助理员17 人,民政会计20 人;本科文化程度1 人,大专 19 人,高中 17 人;年龄在50 岁以上 2 人, 40 岁以上 23 人, 30 岁以上 12 人。从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队伍现状来看,总体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人员结构不合理,缺编现象严重。二、关于加强敬老院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民生工程目标全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1735 人(其中在册1307 人,应保尽保 428 人),在院集中供养385 人,集中供养率为%,年人均供养标准为2400 元。分散供养对象1360 人,年人均供养标准为1500 元。现有 17 所农村敬老院,大部分房屋陈旧,条件简陋,有的已成危房,很不安全。按照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的要求, 20xx 年我市农村敬老院新增加床位290 张,集中供养率达到30%,到 20xx 年实现集中供养率50%的目标,在院集中供养人员将达872 人。因此,农村敬老院建设任务重、压力大、时间紧。为确保省政府实施民生工程目标的实现:一是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市敬老院建设任务,到20xx 年全市敬老院床位数达996 张。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实行统一规划, 统一设计, 做到对工程事前、事中、 事后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资金安全,使所有敬老院的院容院貌得到改观,供养人数、供养标准逐步提高。二是多方筹资,加快建设。动员社会力量和爱心人士认养、认捐、认建。除积极争取省民生工程资金外,通过发行福利彩票募集公益金,并充分利用闲置的校舍、厂房和其他房产,因地制宜进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