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产配线工艺过程安装准备1.1 阅读图纸,考虑线路排线方案。1.2 领取与图纸要求相符合的导线及标记套、线鼻、行线槽等。1.3 按二次接线图核对辅助回路元件是否配齐、正确,检查元件表面质量状况。安装过程及工艺要求2.1 按配线途径量线,正确落料。且两端做好记号或套上标记套,即 按配线途径进行敷设。应做到横平竖直,层次清楚,用扎带捆扎时应注意形状美观,保持线束平直挺括,捆扎时扎带应锁紧,扎带锁头位置一般放在侧边上角处,扎带尾线留有 3mm 长为宜。也可将二次线敷设在专为配线用的塑料行线槽内。此时,只需将导线清理整齐而毋需捆扎。2.2 二次线在敷设途中可依次分出或补入需要连接的电器之导线而逐渐形成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2.3 导线应按二次线图正确接至各电器元件及端子上。在接上前应套上标记套。将多余的导线剪去,用剥线钳剥去适当长度的绝缘层,并除去芯线表面的氧化膜及粘着物。BV 型导线根据连接螺钉大小弯制羊眼圈,弯圈的方向应与螺丝紧固的方向一致。BVR 型导线则在端头套上适用的接线鼻,用压线钳(液压钳)压紧后搪锡。将羊眼圈(或接线鼻)接于所接端头上旋紧螺钉。2.4 元器件的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接地。工艺要求3.1 线路敷设布置时,总体线束与分支线束应保持横平竖直、牢固、清楚美观。3.2 线束原则上应避开在发热元件上方敷设。3.3 塑料行线槽的配置可只配置于纵向(或横向)总体线束,分支线束不配置。3.4 线束敷设途中,遇有金属障碍物时,则应弯曲绕过,导线与金属间应保持 4mm 以上。3.5 当线束穿过金属件时,金属件上一般要套橡皮圈加以防护。如防护有困难时,二次线束必须包以缠绕管。3.6 二次线的敷设不允许从母线相间或安装孔穿出。3.7 二次导线的固定3.7.1 二次导线用支架及线夹固定。支架的间距:低压柜一般情况下,横向不超过 300mm,纵向不超过 400mm;高压柜一般情况下,横向不超过 500mm,纵向不超过 600mm。3.7.2 安装线夹时,可按导线数量之多少选用不同规格的线夹。凡是不接线的螺钉应全部紧固,以防止螺钉脱落。3.7.3 线束固定要求牢固,不松动。在 2 个固定点外不容许有过大的颤抖,当线夹与线束间有空档时,可用残余线头去填补,并可适当加垫塑料或黄蜡绸,以防止松动。3.8 过活门处之线束,应将一端固定在柜箱的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活门的支架上,这一段线束的长度应是活门开启到最大限度时,两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架间距离的 1.2~1.4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