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fēnxī)方法论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横向分析技术时间序列(xùliè)〔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的假设及计算问题第一页,共五十四页。财务分析的评价(píngjià)标准经验标准(biāozhǔn)历史标准行业标准预算标准第二页,共五十四页。经验(jīngyàn)标准经验标准:指的是依据大量且长期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标准(适当)的财务比率值。例如,西方国家70年代(niándài)的财务实践就形成了流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2:1,速动比率的经验标准为1:1等。还有,通常认为,当流动负债对有形净资产的比率超过80%时,企业就会出现经营困难;存货对净营运资本的比率不应超过80%;资产负债率通常认为应该控制在30%-70%之间。第三页,共五十四页。经验(jīngyàn)标准〔续1〕事实上,所有这些经验标准主要是就制造业企业的平均状况而言的,而不是(bùshi)适用于一切领域和一切情况的绝对标准。在具体应用经验标准进行财务分析时,还必须结合一些更为具体的信息。例如,假设A公司的流动比率大于2:1,但其存在大量被长期拖欠的应收帐款和许多积压的存货;而B公司的流动比率可能略小于2:1,比方说为1.5:1,但在应收帐款、第四页,共五十四页。经验(jīngyàn)标准〔续2〕存货(cúnhuò)及现金管理等方面都非常成功。那么,如何评价A与B?“经验标准=平均水平〞吗?——经验标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平均水平;即财务比率的平均值,并不一定就构成经验标准。一般而言,只有那些既有上限又有下限的财务比率,才可能建立起适当的经验比率。而那些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的财务比率,如各种利润率指标,就不可以建立适当的经验标准。第五页,共五十四页。经验(jīngyàn)标准〔续3〕经验标准的优点:相对稳定;客观。经验标准的缺乏:并非“广泛〞适用〔即受行业限制(xiànzhì)〕;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第六页,共五十四页。历史(lìshǐ)标准历史标准:指本企业过去某一时期(如上年或上年同期)该指标的实际值。历史标准对于评价企业自身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是否得到改善是非常有用的。历史标准可以选择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也可以选择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业绩水平,或者也可以取以往(yǐwǎng)连续多年的平均水平。另外,在财务分析实践中,还经常与上年实际业绩作比较。第七页,共五十四页。历史(lìshǐ)标准〔续1〕应用历史标准的好处:比较可靠/客观;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历史标准的缺乏:往往比较保守;适用范围较窄〔只能(zhīnénɡ)说明企业自身的开展变化,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竞争能力和健康状况〕;当企业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如企业合并)时,历史标准就会失去意义或至少不便直接使用;企业外部环境发生突变后,历史标准的作用会受到限制。第八页,共五十四页。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可以是行业财务状况的平均水平,也可以是同行业中某一比较先进企业的业绩水平。行业标准的优点:可以说明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和水平〔竞争的需要〕;也可用于判断企业的开展(kāizhǎn)趋势〔例如,在一个经济萧条时期,企业的利润率从12%下降为9%,而同期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平均利润率由12%下降为6%,那么,就可以第九页,共五十四页。行业标准〔续1〕认为该企业的盈利状况是相当好的〕。行业标准的问题:同“行业〞内的两个公司并不一定是十分(shífēn)可比的;多元化经营带来的困难;同行业企业也可能存在会计差异。第十页,共五十四页。预算(yùsuàn)标准预算标准(biāozhǔn):指实行预算管理的企业所制定的预算指标。预算标准的优点:符合战略及目标管理的要求;对于新建企业和垄断性企业尤其适用。预算标准的缺乏:外局部析通常无法利用;预算的主观性/未必可靠。第十一页,共五十四页。二.横向分析(fēnxī)技术共同规模报表分析企业间的财务比率(bǐlǜ)比较分析第十二页,共五十四页。共同规模(guīmó)报表分析共同规模报表分析的动机:在有着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直接进行财务报表的比较分析,会因“规模〞差异而产生(chǎnshēng)误导。例如,假设A公司拥有1500万负债,而B公司拥有15000万负债,那么,如果依此认为B公司的杠杆程度比A公司高就可能是误导的。为此,在进行不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