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五讲场地分类与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样本VIP免费

五讲场地分类与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样本_第1页
1/13
五讲场地分类与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样本_第2页
2/13
五讲场地分类与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样本_第3页
3/13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第五讲 场地分类和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周锡元 樊水荣 苏经宇一、 国内外概况现行《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 GBJ11-89) ( 以下简称 89 法律规范) 中的场地分类标准和相应设计反应谱的规定是在 1974 年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 TJ11-74) 中有关场地相关反应谱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有关规定的背景材料见文献[1]—[3]。需要指出的是抗震设计反应谱的相对形状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震源特性、 震级大小和震中距离, 传播途径和方位以及场地条件等。在这些因素中震级大小和震中距离以及场地条件是相对易于考虑的因素, 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在 89 法律规范已有所反映, 震级和震中距离的影响涉及到区域的地震活动性, 应该属于大区划的范畴。在现行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中的设计近震、 设计远震是按由所在场地的基本烈度是否可能是由于邻区震中烈度比该地区基本烈度高二度的强震影响为准则加以区分的。这显然只是一种粗略划分。划分设计近震、 设计远震实际是根据场地周围的地震环境对设计反应谱的特征周期加以调整。关于地震环境对反应谱特征周期的影响, 今后将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上由新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来考虑。 关于场地条件对反应谱峰值max和形状(Tg值)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其实质是要预估不同场地条件对输入地震波的强度和频率特性的影响。首先, 如何确定输入基准面或基岩面就是很困难的, 在 89 法律规范中, 将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硬土层定义为基岩, 能够说是迁就钻探深度的一种粗略的处理方法。在美国的建筑抗震设计法律规范中, 剪切波速度大于 760m/s 的地层才算作是软基岩, 而软基岩和硬基岩对地震波的反应特征也是有区别的。另外土层的剪切波速分布千变万化, 如何将其对反应谱的影响准确的加以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类, 同样也很是困难的。在各国的抗震设计法律规范中尽管大家都承认考虑场地影响的重要性, 能够说都还没有找到很满意的实施方法。美国关于场地相关反应谱的讨论始于 1976 年, 1978 年以后才开始进入抗震设计法律规范。美国法律规范应用了 Seed 等[4]提出的 S1~S3 类场地划分标准。她们与中国法律规范一样只考虑场地类型对反应谱形状(Tg 值)的影响。1985 年墨西哥地震以后, 美国法律规范增加了剖面中存在软粘土的 S4 类场地。这一分类标准从定义到分类方法都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5]。进入 90 年代以后, 美国根据1989 年 Loma Prie...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五讲场地分类与特征周期工程抗震周样本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