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给与需求思考电力供应不足,拉闸限电现象在全国22个省市狼烟再起,用电高峰时,供电设施不堪重荷,电力抢修疲于奔命,经过多年努力树立起来的供电服务的良好口碑,又再次受到社会舆论的质疑,于是一个如何平衡供电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的问题,不得不引起电网经营企业的高度关注。一、现实问题:供电服务供需不平衡供电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平衡主要是指电网经营企业的电能供应、服务设施容量和服务质量保障能够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既没有出现服务能力过剩也没有出现服务能力不足的现象,实现了服务供给与需求的理想匹配。实现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既可保证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达到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这是电网经营企业努力的目标。目前,供电服务存在比较突出的供需不平衡现象:现象一,源头不足,“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近两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相比之下,由于电源建设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发电能力严重不足的状况。导致电网经营企业无法向全社会输送充足的电力,首先从源头上出现电力产品供应与社会需求的不平衡。现象二,相对固定的服务设施能力难以适应变化的服务需求。如图一所示,A线代表服务设施能力,相对固定;B线代表需求,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当服务能力近似看作相对固定的情况下,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之间是否平衡有三种组合:一是需求和供给在最佳容量点Q上达到平衡,所有的服务设施和员工都在正常工作,客户和供电企业需求与供给都达到最佳,这种理想状况非常少;二是服务设施容量超过需求,需求在最优容量以下,造成服务设施的剩余,降低了供电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这种现象在春秋季节和每天的低谷时段比较明显;三是需求大于服务系统可提供最佳容量,此时服务条件劣化,服务质量下第1页共5页降。这种现象在电厂出力不足或夏、冬季热冷反差较大,出现用电高峰时,经常有所表现。现象三,服务能力的调整滞后于服务需求的突变。如图二所示,服务需求与供给均为波动型系统,只有在两条曲线重合时才能达到均衡。这类现象由少见的随机事件引起。如**年夏季,**市出现几十年未遇的连续1个多月的高温天气,空调用电负荷猛然增长到用电负荷的40%,造成几十个供电小区配网不堪重荷,供电部门虽快速反应,增加抢修力量,突击改造局部电网,新增配变,但使供电服务能力达到客户用电需求确实还需一定的过程。综上所述,造成供电服务需求不平衡的原因较多,除了由于发电总量不足这一供电企业无法改观的客观原因外,要关注的最主要原因大致在三个方面:第一来自电网经营企业。作为供电服务提供者,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不可能按照最大需求量的要求来设置自己的服务能力,只能按照正常需求量安排服务设施能力,否则将会因服务能力长期闲置造成大量浪费。第二来自客户需求的变化。用电客户的需求非确定性因素十分活跃,如地方经济发展的快慢,季节性温差的变化,白天、黑夜各个时段甚至节假日,都直接影响客户用电的需求。第三来自政策上的失误。在电力供求缓和时,采取降低电价,制定优惠电价发展高耗能产业。如在江浙两省强行取缔小冶炼产业时,而XX省某些地区从增供扩销考虑,却如获至宝地纷纷接纳,导致了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使用电超速增长。二、求解供电服务供需平衡点的基本思路由于供电服务的产品具有不可存储性和易逝性的双重特点,所以要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服务管理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解析还是实际操作,使供电服务能力与服务需求之间达到理想平衡是很难做到的,因此说,不平衡是绝对的,而平衡则是相对的。为求得相对的平衡,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电力经济政策的研究,消除经济决策失误导致电力供应紧张或过剩,使电力增长速度适当超前于国民经济发展,使电网第2页共5页经营企业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广大电力客户。作为供电企业来说,要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调整高耗能企业用电优惠政策,通过调整服务能力,运用价格策略,争取政府调控等全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手段,求解供需的最佳平衡点。尽管在电力总量供给严重不足,近期还不能改观的状况下,通过积极的服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