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转载第二届道教协会陈撄宁会长陈撄宁《静功总说》VIP免费

转载第二届道教协会陈撄宁会长陈撄宁《静功总说》_第1页
1/5
转载第二届道教协会陈撄宁会长陈撄宁《静功总说》_第2页
2/5
转载第二届道教协会陈撄宁会长陈撄宁《静功总说》_第3页
3/5
转载第二届道教协会陈撄宁会长《静功总说》使脑筋绝对安静,排除一切思想,这是下手工夫最要紧的原则,也是神经衰弱最有效的良方,但因人们思想习惯,由来已久,要它一旦停止不动,很难办到;为求达到这个目的,古人就立出许多法门,以庄子“听息”法为最好。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呼吸之气,初下手只用耳根,不用意识,并非以这个念头代替那个念头,更不是专心死守鼻窍或肺窍,也不是听鼻中有什么声音,只要自己觉得一呼一吸的下落,勿让它瞒过,这就算对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浅深,皆任其自然变化,不用意思去支配它,听到后来,神气合一,杂念全无,连呼吸也忘记了。前人书中常有“心息相依”这一个专门术语,但未说明如何依法。苏东坡的工夫,是先用数息法,后用随息法;朱子《调息箴》的工夫,则用《楞严经》“观鼻端白”法。但数息要用意去做,不能纯然无念;观笔端白要开眼去观,时候久了眼神难免疲劳;只有《庄子》听呼吸法,心中不需要起念,久听也不觉疲劳;才能真合于“心息相依”这个轨辙。今将三种方法列举如下,并加以浅释,好让学者自己去实验:()苏东坡养生说(见东坡《志林》卷一):原文“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勿令腹空;当腹空时,即便入室;不拘昼夜,坐卧自便;惟在摄身,使如木偶。……又用佛语,及老聃语,视鼻端白,数出入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数至数百,此心寂然,此身兀然,与虚空等,不烦禁制,自然不动;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与息俱出,复与俱人;或觉此息,从毛窍中,八万四千,云蒸雾散。无始以来,诸病自除,诸障渐灭,自然明语;譬如盲人,忽然有眼。此时何用求人指路,是故老人言尽于此。”浅释:注意养生的人,食物要有节制,必须等到腹中觉得饥饿时,才可以进食。尚未吃得十分饱满,就应当停止;每餐后宜到室外空旷地方自由自在的散步些时,使腹中的食物大部分都消化了。此时就回房里去准备做静功;不论是白天或是夜晚,也不论用坐式或用卧式,听各人自便;只要管住自己身体不让它动摇,像木头人一样,就算合法。身体已经安置好了,即照佛家所说的法门和老子所讲的工夫合起来做,用两眼观看自己的鼻尖,并同时用意数鼻中呼吸出入的次数,要诀贵在勿忘与勿助,“勿忘”就是“绵绵若存”,“勿助”就是“用之不勤”。普通数息法,若数出息即不数入息,若数入息即不数出息,一呼一吸,只算一次,不能算两次。数到几百次以后,心中寂然如虚空。身体兀然入山石,不需要勉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转载第二届道教协会陈撄宁会长陈撄宁《静功总说》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