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VIP免费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1页
1/15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2页
2/15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_第3页
3/15
编辑版 word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2017)王秀丽王庚(共同执笔人) 冯泽国 江伟 李军 张兰 陈绍辉 金善良 袁红斌徐懋(共同执笔人)郭向阳(共同负责人)止血机制正常的患者,区域麻醉导致封闭腔隙内(颅内、眼内或椎管内等) 血肿和神经压迫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概率很低。但对于使用抗凝、抗血小板等抗血栓药和其他导致止血异常的患者(创伤、大量失血、肝功能异常和DIC 等),区域麻醉导致血肿的风险增加。一旦发生椎管内血肿或其它深部血肿,可能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如截瘫、神经损伤、明显失血、气道梗阻等。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服用抗血栓药物预防血栓的患者也日益增多。房颤、静脉血栓、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冠脉支架置入术后等患者, 通常会应用抗血栓药。 此类患者接受区域麻醉时,其止血功能的异常增加了区域麻醉的风险。对于围术期使用抗血栓药的患者,区域麻醉时机的选择很重要。麻醉科医师应该掌握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 将该类患者应用区域麻醉的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患者, 药物的代谢亦不同,应注意凝血功能的检查。 熟悉抗血栓药物的药理特点并结合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麻醉科医师做出更加合理的选择。本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结合心脑血管及深静脉血栓用药和区域麻醉的应用, 为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的区域阻滞管理提供意见, 规范围术期的相应管理, 供麻醉科医师和相关医务人员编辑版 word 参考。一、常用抗血栓药的基本药理临床常用抗血栓药可分为抗凝血酶药、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等。中草药和抗抑郁药也有改变凝血功能的作用。各类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简述如下。(一)抗凝血酶药1.间接凝血酶抑制剂①肝素(UFH):是一种分子量在 15 000~18 000 D的粘多糖。 UFH主要通过与抗凝血酶Ⅲ(AT- Ⅲ)结合,增强后者对活化的凝血因子Ⅱ、Ⅸ、Ⅹ、Ⅺ和Ⅻ的抑制作用。 其后果涉及阻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妨碍凝血激活酶的形成;阻止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妨碍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UFH 为血管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中常用药物。 UFH 可被鱼精蛋白中和而失去抗凝活性(1mg 鱼精蛋白可拮抗 100U 肝素)。UFH 在低剂量(≤ 5000U)使用时即可抑制Ⅸ a。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可以了解其抗凝程度。通常,皮下或静脉给予肝素可维持aPTT 在其 1.5~2.5倍正常值。此外,UFH...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患者接受区域麻醉与镇痛管理的专家共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