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2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3 3 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7 4 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1)银的抗菌性————————————— 15 (2)银的安全性————————————— 16 (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17 5 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8 A 基本概念——————————————— 19 B 抗菌除臭机理————————————— 19 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20 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20 1 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一般通过应用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 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服用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服用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20 世纪 60 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目前为止, 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但有着不耐洗涤长效性不够的缺点。因此不在我们的设计开发考虑范围内。现在市场上,主要是采用新型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与涤纶、丙纶树脂共混纺丝,获得抗菌涤纶、抗菌丙纶,进而获得抗菌面料和抗菌纺织品。通过对抗菌涤纶、 抗菌丙纶以及抗菌涤棉50/50 抗菌性测试得出, 抗菌丙纶短纤效果较好,抗菌涤纶长丝抗菌效果不理想。一般抗菌纤维规格,抗菌丙纶短纤0.97dtex ,抗菌涤纶短纤 1.74dtex 。现代抗菌防臭 ( 又名卫生 ) 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 年由 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1947 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 。1952年英国 Engel 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 坐) 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 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