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化县建设思考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更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作为电网企业,为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启动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的新引擎。山西朔州供电分公司在实施“三新”战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进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用电水平,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12月18日,朔州XX县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顺利通过了国网公司和XX省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考评组验收,成为XX省首个新农村电气化县。一、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是电网企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三农”事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所以,我们一定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党的十七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而电气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理念,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群众使用安全、方便、洁净的电能。电气化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对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控制农村污染物排放,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依据XX市“十一五”农网规划,编制了XX市新农村电气化实施方案,对农村电气化建设总体工作进行了远景设计,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制定了新农村电气化建设标准,积极有序地推进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工程。从2006年开始,朔州全面启动了1个电气化县、4个电气化乡、59个电气化村的新农村电气化试点建设工程,以全面提高农村用电水平,更好地服务当地新农村建设,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二、建新型农网夯实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之基第1页共4页加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建设新型农网,加大科技投入含量,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电气化建设。在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中,朔州供电分公司积极推广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全面提高设备的科技含量,积极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促进电网节能降耗。朔州XX县区在完成一、二期网改投资7000万元后,2006年又投资1300万元完成了的二、三、四批县级城网改造工程,投资1250万元完成了老旧设备改造,投资365.48万元完成了大修技改工程项目。2007年投资3260万元的城北110千伏变电站开工建设并投入运行,完成怀仁站2X主变增容改造工程任务,更换了鹅毛口站2X主变。通过电网改造,老旧设备得到了改造,配网设备档次有了较大提高,优化了电源布局和网络结构,形成了以110千伏线路为支撑,35千伏线路为主网架的电网布局,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对电网的改造,提高了电网安全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据统计,2007年,改造后的XX县区农网35千伏变电站主变全部为节能型主变、开关无油化率达到100%,县城6条10千伏线路实现了手拉手供电。怀仁35千伏以上电网全部辐射到了各个乡镇,电网所有变电站均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农村供电可靠性rs3达到99.839%,d类电压合格率98.52%,客户评价满意率达到98%以上,大力推进了电网自动化建设,对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三、走示范先行发展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之路在电气化建设中,根据朔州供电分公司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不同的建设方案。制定了科学的农村电网发展规划,将电气化建设纳入新农村整体规划中,按照解决电网改造历史遗留问题、新农村电力配套建设以及满足农村负荷增长等进行分类规划实施,着力消除农网安全隐患、降低电网损耗,提高供电质量。依据XX县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投入资金910万元,先后为海北头等32个新农村进行了路灯亮化工程,对农村负荷增长快的台区进行了重点整治,投入农村电气化改造资金800多万元,将基础条件较好的乡、村作为重点列入首批农村电气化乡村建设示范点。通过改造新增农村配变27台/2300千伏安,改造更换农村变台32台/3800千伏安,更换接户线75千米,安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