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发展工作意见为全面提升我市电线电缆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根据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关于申报20XX年创建省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和龙头骨干企业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升产业集群质量和打造区域品牌为核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品牌战略,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质量水平、品牌价值和区域竞争力,促进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任务目标通过创建电线电缆优质产品生产基地,促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品牌化,提升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品牌价值,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名牌产品;促进集群产业结构升级,优化集群内部合作分工,形成产业链;促进企业信用体系和政府长效监管机制的完善,形成企业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行业内部监督机制,降低行政监管成本和风险。三、基本原则(一)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以市场竞争为导向,促进产业集聚,培育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管理提升的主体。政府通过制定规划、优惠政策和提供优良服务加以推进。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中介机构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精简、统一、高效”的管理体系和市场化服务体系。(二)质量提升与科技创新相结合。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设备换代,建立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保障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搭建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龙头带动与集群竞争相结合。以特变电工、赛特电工等企业为龙头,带动一批产品质量可靠、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第1页共5页强、品牌知名度高的优势企业,发展一批以配套加工为主的中小型企业。采取行业协会、企业联合会等形式,加强企业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集群生产、配送、服务能力,形成明显的区域制造业品牌。(四)注重引进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在技术、人才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引进机制,吸引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进入生产基地工作。在技术方面加强转化与吸收,发挥创新的整合优势,占据行业的先导地位。在人才方面要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各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四、工作重点(一)科学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电线电缆作为我市优势产业的规划布局,以特变电工华东输变电科技产业园为中心,辐射市开发区和工业XX县区,合理布局产业,打造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推动关联企业集中与合作,加速产业集聚和专业化分工,完善产业链,构筑产业集群优势,尽快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联动开发的整体效应。(二)拉长拓宽产业链。继续巩固传统主导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和优势地位,扩大普通电线电缆生产规模,逐步加大在橡胶、塑料、铜铝线等配套产品生产能力的投入,带动上游原材料及附助材料加工,下游信息化、物流等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同时,利用主导产品的带动性和规模效应,通过引进与自主研发,提高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逐步向特种电缆、生态环保型电缆等领域发展。(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增强自主创新对生产基地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优化自主创新环境,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创新载体作用,在生产基地内部建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结合新机制,更好的带动产业发展。(四)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特变电工、赛特电工和泰山电力线缆等名牌企业为龙头,以爱克电缆、宏建电缆等企业为骨干,进一步加大对基地名牌(含中国名牌、省名牌、驰名商第2页共5页标、著名商标以及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出口名牌等)产品的培育与保护力度,鼓励名牌企业实施延伸开发,多元化拓展,创造更多相关联的产品名牌。鼓励生产基地内部中小型企业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建立联合品牌,共同推进产品名牌创建,共享名牌效应。加大对名牌企业的管理、服务、指导、保护力度,发挥名牌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产业集群规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