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试行) 1、总则 1 .1 编制目的 1.1.1 为规范和指导全省范围内的村庄建设整治规划、设计和实施,有效使用国家、地方政府给予的资金补助,保障广大农民筹资和投工投劳的安全性,切实达到整治效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云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技术导则》(下称《导则》)。 1.1.2 本《导则》所指村庄是指城镇规划区范围以外的的中心村、基层村以及城镇规划区范围内仍保持自然村落形态的村庄。 1 .2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认真抓好村庄整治中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组织和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力量 改善农村最 基本的生产生活条 件 ,促 进 农村经 济 社会的全面发展。 1 .3 村庄整治原 则 1.3.1 整合资源 、落实“四 节 ” (1)村庄整治工程 应 贯 彻 “土 地、材 料 、能 源 、设施等 各 种 资源 优 化 配 置 与 调剂 利 用”的方针 ,提 倡 自力更 生、就 地取 材 、优 质 高 效,少 投入 、多 办 事 、办 实事 。 (2)村庄整治项 目的实施过 程 及其 结果,均 应 充 分 体 现 节 地、节 能 、节 水 和节 材 的“四 节 ”方针 。 1.3.2 因 地制宜 、分 别 指导 根 据 村庄的自然环境、历 史 文化 、风土 人情 、经 济 社会发展现 状 、发展潜 力、建设现 状 、交 通区位 ,综 合分 析 ,因 地制宜 ,确 定适 合当 地村庄的整治方式 。 1.3.3 区别 对 待 ,多 模 式 整治 (1)迁 村并 点 。由 于 农民对 土 地的依 赖 ,部 分 村庄选 址 位 置 不 当 ,规模 很 小,特别 在 山 区、半山 区,存 在 零 散 的散 居户 和自然村落,环境质 量 差 ,缺 乏 配 套 设施。对 于 此 类 现 象 ,在 县 域 村庄布点 规划或 村镇总 体 规划中应 综 合分 析 ,有条 件 的应 化 零 为整,向 人口 相 对 密 集 的村庄聚 集 或 另 行 选址 ,集 中迁 建,迁 村并 点 。 (2)旧 村原 址 改造 。对 具 有一 定规模 ,且 已 有部 分 公 用设施的村庄,应 全面分 析 村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