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拉氏变换的产生与发展VIP免费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拉氏变换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1/4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拉氏变换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2/4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拉氏变换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3/4
2012~ 2013 学年第 一学期《信号分析与处理》课程:信号处理与分析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 班姓名:黄李学号: 21 电气工程学院 2013 年 06 月 20 日拉普拉斯变换在信号处理分析中的应用傅里叶变换分析法在信号分析和处理等方面(如分析谐波成分、系统的频率响应、波形失真、抽样、滤波等)是十分有效的。但在应用这一方法时,信号f ( t ) 必须满足狄里赫勒条件。而实际中会遇到许多信号,例如阶跃信号ε( t ) 、斜坡信号 t ε ( t ) 、单边正弦信号 sin t ε ( t ) 等,它们并不满足绝对可积条件,从而不能直接从定义而导出它们的傅里叶变换。虽然通过求极限的方法可以求得它们的傅里叶变换,但其变换式中常常含有冲激函数,使分析计算较为麻烦。此外,还有一些信号,如单边指数信号eα tε ( t ) ( α >0),则根本不存在傅里叶变换,因此,傅里叶变换的运用便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次,求取傅里叶反变换有时也是比较困难的, 此处尤其要指出的是傅里叶变换分析法只能确定零状态响应,这对具有初始状态的系统确定其响应也是十分不便的。因此,有必要寻求更有效而简便的方法,人们将傅里叶变换推广为拉普拉斯变换(LT: Laplace Transform )。十九世纪末,英国工程师亥维赛德, 1850~1925)发明了算子法,很好地解决了电力工程计算中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但缺乏严密的数学论证。 后来,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 (P. S. Laplace ,1749~1825)在著作中对这种方法给予严密的数学定义。于是这种方法便被取名为拉普拉斯变换,简称拉氏变换。----因为是 "拉普拉斯 " 这个人定义的。拉普拉斯变换的变换域是复频率域。拉普拉斯变换方法是对连续时间系统进行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 同时也是其他一些新变换方法的基础。它在电学、 力学等众多科学与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拉普拉斯变换的优点: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可以将系统在时域内的微分与积分的运算转换为乘法与除法的运算,将微分积分方程转换为代数方程, 从而使计算量大大减少。 利用拉氏变换还可以将时域中两个信号的卷积运算转换为s 域中的乘法运算。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线性时不变电路 s 域分析的运算法, 为线性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便利。 同时还引出了系统函数的概念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借助于CAD程序( 如 SPICE程序 ) ,可以很方便地求解电路分析问题,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拉普拉斯变换简介—拉氏变换的产生与发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