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VIP免费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_第1页
1/4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_第2页
2/4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_第3页
3/4
教师培训资料2007 年 12 月 4 日1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一、观点回顾1、学生的学习过程,既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接受式,也不是以学生为太阳的纯粹发现式,而是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的主动探究式。2、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然而,授人以渔,不若在精心设计的人的自我活动中,使人会渔。【目前课堂教学存在太多的“问答式”教学,或“边讲边写式”教学,有时在给学生看书或练习时,还时不时插上一两句,好像是提示的话,这实际上是打断学生的“思维活动” 。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都必须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时间、安静的时间,“这里课堂静悄悄”也许就是学生大彻大悟之时。一节课里面能否给些时间带着问题去看书、 带着问题去思考, 对本节课的小结(甚至是一条题目)。想想备课时,我们不是也需要安静吗?我们对某个问题的豁然开朗,也许正是夜深人静之时。】3、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认知的执行、操作过程4、设计探究性学习方式时,首先是有模式,同时又不唯模式。有模式的具体含义是指:当我们设计任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其认知过程一定要遵循“观察(探索)→思维(研究)→迁移(运用)”的因果层次性。其中的“观察(探索)→思维(研究)”模式正如老师所要求的“带着问题去阅读”或俗话所说的“边看边想”。为了顺利完成“迁移” ,要充分发挥以下作用:① 原有知识的奠基作用② 精选特例的路标作用③ 学生议论的互激作用④ 课文论述的示范作用⑤ 教师讲授的点拨作用⑥ 学生思考的开窍作用例如:历史教学历史现象→历史规律→以史为镜心理上 (观察)(思维)(迁移)行为上 (探索)(研究)(运用)不唯模式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三个贯穿要素的全程贯穿性。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要“创设情境, 激发情意”;“及时反馈, 促进同化”;“全身活动, 心灵体验”。其中应特别重视基本体验形式的灵活运用性,准确地转换七个“动”,让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另外,也不可忽视三个层次要素的交叉重叠性,避免认知过程的僵化。学习情意的动力、激励过程学习目标的控制、调整过程学习行为的参与、交往过程教师培训资料2007 年 12 月 4 日2 达标过程、情意过程和行为过程三个子机制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它们种自均由一个基本要素组成,分别是:“情境 ---- 情意”要素 ,是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适时地创设最佳教学情境, 以便通过情决的体验和意志的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探究性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模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