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装置的检测对防雷接地装置应定期检查和测定。主要是检查各部分连接情况和锈蚀情况以及测量电阻,一般规定每年春秋两季各检查一次。( 一)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由接地体金属电阻、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和土壤电阻三部分组成。一般接地体金属的电阻率愈小,接地体截面积愈大,接地体的电阻愈小,反之愈大。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愈大,愈紧密,接地体与土壤的接触电阻愈小,反之愈大。由于金属接地体的电阻在整个接地电阻中所占比例很小,往往可以忽略不计。接地体形状一定要按规定要求埋设,接触电阻的变化也不大。影响接地电阻大小的主要因素是土壤电阻。土壤电阻可用土壤电阻率 ( ρ ) 来衡量,它的数值等于电流通过边长为1cm的正立方体的土壤的电阻,单位为Ω ?cm。不同的土壤,其土壤电阻率是不同的,影响土壤电阻率大小的原因除土壤本身的性质外,还和土壤的含水量、土壤的温度等有关。土壤电阻率随土壤的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 但土壤的温度在零下时,土壤中水分冻结,所以土壤电阻率很大。土壤温度升高,土壤中的盐类溶解量增大,电阻率减小。但土壤温度继续升高,由于土壤中水分蒸发,使土壤含水量减少,所以电阻率又会增大。各种土壤的电阻率见表5— 1。表 5— 1 土壤电阻率参考值Ω ?cm 避雷针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可以根据土镇电阻率和接地体的有关参数,用相应的经验公式进行估算,但因土壤电阻率的大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估算往往不能精确,这种方法常用于接地装置设计时的计算。对已投入实际使用中的避雷针,常用实测方法来得出其接地电阻。( 二)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土壤能够导电是由于土壤中电解质的作用,所以测量接地电阻时如使用直流电就会引起化学极化作用,从而严重影响测量结果。故测量接地电阻时一般都采用交流电来测量。在被测接地装置的接地体E′ 的几十米外设辅助接地极C′ ,并将交流电压加于此两极上,电流I 将通过电极和大地,见图5— 25。借助电压表和电位极P′ ,可以得到 E,和 C,的联接线上的电位分布曲线。从曲线可以看出,在接近电极E′ 1,2 处电位下降得很快,然后渐慢,到2,3 处电压维持不变,从3,4 处电位向相反方向增大。电位所以这样分布是因为从接地体出来的电流分散在各个不同的方向所致。图 5— 25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当避雷针遭到雷击时,雷电流通过接地体泄入大地。距接地体越近的地方电阻越大,距按地体越远的地方电阻越小,一般距离接地体20m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