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网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内容摘要。电子政务网对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其网络信息安全要求更高;目前国内外在风险评估的标准和方法上都有大量研究成果;在评估标准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未来研究应更加在改进评估模型上进行创新。关键词:电子政务网;信息安全评估;研究综述一、研究的意义伴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化时代迅速到来。社会信息化给政府事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迫在眉睫。电子政务在发达国家取得长足进展,为了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和行政管理水平,我国正在加快对电子政务网的建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放和互联的发展带来信息流动的极大便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电子政务系统上所承载的信息的特殊性,在网络开放的条件下,尤其是公共部门电子政务信息与资产,如果受到不法攻击、利用,则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损失,也可能危及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安全。作为政府信息化工作的基本手段,电子政务网在稳定性、安全性方面,比普通信息网要求更高。对信息安全风险进行评估,是确定与衡量电子政务安全的重要方式。研究确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及模型,不仅有助于维护政府信息安全,也有助于防止现实与潜在的风险。二、国内外研究状况当前,国内外尚未形成系统化的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的评估体系与方法。目前主要有风险分析、系统安全工程能力成熟度模型、安全测评和安全审计等四类。(一)国外研究现状。在风险评估标准方面,1993年,美、英、德等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与各国国家安全局制定并签署了《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评估准则》。1997年形成了信息安全通用准则2.0版,1999年形成了cc2.1版,并被当作国际标准(150/iec15408)。cc分为eali到eal7共7个评估等级,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影响深远。之后,风险评估和管理被国际标准组织高度重视,作为防止安全风险的手段,他们更加关第1页共5页注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并体现在相继于1996年和2000年发布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指南》(150/iectR13335标准)和《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150/iec177799)中。与此同时,全球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研究方面较为发达的国家也纷纷研发符合本国实际的风险管理标准。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自1990年以来,制定了十几个相关的风险管理标准。进入二十一世纪初,美国又制定发布了《it系统风险管理指南》,细致入微地提出风险处理的步骤和方法。2002年与2003年,美国防部相继公布了《信息(安全)保障》指示(8500X8226;l)及更加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实现))指令(5500X8226;2),为国家防务系统的安全评估提供了标准和依据。随着信息安全标准的广泛实施,风险评估服务市场应运而生。继政府、社会研究机构之后,市场敏锐的产业界也投入资金出台适应市场需求风险评估评估体系和标准。例如美国卡内基X8226;梅隆大学的octave方法等。在风险评估方法方面,目前许多国内外的学者运用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层次分析法、贝叶斯网络、模糊数学、决策树法等多种方法,系统研究并制定与开发了不同类型、不同用途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模型与方法虽然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不用范围和层面的应用中取得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比如计算复杂,成本高,难以广泛推广。(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我国的研究较之国外起步稍晚,尽管信息化浪潮对各国的挑战程度不同,但都深受影响。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信息安全标准和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但在电子政务网上的应用却是近几年才开始引发政府、公众及研究机构的关注。任何国家政府都十分重视对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宏观管理。但政府依托什么来宏观控制和管理呢。实际上就是信息安全标准。所以在股价战略层面看,用哪个国家的标准,就会带动那个国家的相关产业,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发展利益。标准的竞争、争夺、保护,也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战场的重要领域。但要建立国内通行、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却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组织力量学习、吸收国际标准,并逐步转化了一批国际信息安第2页共5页全基础技术标准,为国家安全技术工作的发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