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才平在科学管理启动大会上的讲话董才平(20XX年2月9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科学管理启动大会,召集工长以上管理人员参加,主要围绕今年企业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做具体动员和部署。今年是集团工程建设收官之年。当前,XX县区二期正稳步推进,下个月9X高炉投产,五月10X高炉投产,炼铁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五月转炉全部建成,炼钢产能突破1000万吨,待年内所有工程竣工后,集团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万吨钢城。同时,创新平台基本搭建,人才队伍初步具备,企业发展资金充裕,集团现已成为科技密集型、人才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然而,优厚的硬件条件并没有创造出理想的经济效益。由于规模急剧扩张,新员工大量涌入,企业管理严重滞后,各级干部和职能部门依然在用管理6万吨钢的旧模式管理着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制度不完善、管理职能模糊不清、考核执行不力、基础管理薄弱、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干部人浮于事、管理水平低下,种种问题的暴露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提升,与一流企业差距明显,具体表现在:一、基础管理根基薄弱。数据管理不严肃,随意捏造、谎报、瞒报、篡(串)改、迟报,严重影响决策;基础台账不健全,内容缺失、不实,各项开支明细不清;部门职责不明确,交叉工作相互推诿,导致把关不严,审批草率,漏洞百出。二、制度考核执行乏力。制度培训不到位,常态化管理,常常有制度无考核,有考核不管理,考核与收入不挂钩,大锅饭思想弥漫,员工责任心和执行力下降,一些单位滥用考核权力,随意考核,追究不到真正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损害员工积极性。此外,关键岗位和人员权力缺乏有效监管,任意作为,导致私欲膨胀,腐败滋生,企业蒙受不必要损失。三、内部管理协同欠缺。生产系统内部、工程与生产、生第1页共15页产、销售与质检、采购与招标、物流与仓储等诸多环节缺乏协同,部门各自为战,主次不分,信息不共享,管理脱节,导致审批流程繁琐,重复开支浪费,效率低下。四、员工素质有待提高。近年来,大批新员工涌入,专业不对口、能力、经验和管理水平跟不上企业快速发展步伐。员工培训重形式缺实效,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体系尚未建立,导致操作不熟练,安全、环保、设备事故频发,同时,80后、90后年轻员工普遍存在责任心较差,学习、创新的主动性不够。此外,干部晋升和组织考察不严谨,一些干部名不符实,能力欠缺,干部队伍死气沉沉,缺乏战斗力。五、企业文化浮于表面。形式主义、本位主义、拜金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风气弥漫,班组建设不扎实,党团工作停留表面,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同志们,效益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根本目的,没有效益,一切都是空谈。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不景气,钢铁行情持续低迷,市场信心不足,原料价格不断上涨,钢材价格却不见起色,尤其是江浙沪市场,北方产品大量涌入,供大于求,竞争十分激烈,企业发展压力巨大,预计今年上半年形势十分严峻,下半年随着经济回暖将有所好转,但未来前景仍旧不容乐观。严峻的发展形势和企业现状让我十分焦虑。二十多年来,我打破惯例,春节后第一天上班就组织各条线领导座谈,讨论今年管理工作思路。20XX年是集团“科学管理年”,要在全集团内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科学管理大行动,层层推进,全面发动,人人参与。“科学管理年”主题是“狠抓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务必做到“一个中心,六个不放松”,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数据真实不放松,狠抓制度建设不放松,狠抓考核1执行不放松,狠抓审批把关不放松,狠抓操作规范不放松,狠抓对标学习不放松。各部门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打破固有的老习惯、老办法,集中精力抓内部管理,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我们要拿出当年破局自救的勇气,发扬“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企业精神,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埋头苦干,当年见效,力争同比综合效第2页共15页益增加10%,炼铁、炼钢、轧钢主要技经指标达到历史最佳水平;各类报表数据体现“公正性、正确性、严肃性”,生产厂成本报表“制造成本”月末调整率低于1%;经济责任制考核率100%;管理制度齐全、可行、流程简化,执行考核率100%;新品开发高效并形成批量生产,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