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与调节•一、一般规定•二、热力网运行调节•三、热力站运行•四、热用户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与调节供热系统的安全运行与调节一一般规定一一般规定•热力网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管辖范围内管道的分布情况及主要设备和附件的现场位置,掌握各种管道、设备及附件等的作用、性能、构造及操作方法。•热力网运行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厂级、车间级、班组级)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一般规定一般规定•热力网运行管理人员应熟悉管辖范围内管道的分布情况及主要设备和附件的现场位置,掌握各种管道、设备及附件等的作用、性能、构造及操作方法。•热力网运行人员必须经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一般规定一般规定•热力网检查井及地沟的临时照明用电电压不得超过36V;严禁使用明火照明。检查井内作业时,严禁使用潜水泵。•热力网设备及附件保温应完好。•对操作人员较长时间未进入的热力网地沟、井室或发现热力网地沟、井室有异味时,应进行通风,严禁明火:必要时可进行检测,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二热力网运行前的准备二热力网运行前的准备•热力网投入运行前,应编制运行方案。•热力网投入运行前应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1.阀门应灵活可靠,泄水及排空气阀门应严密,系统阀门状态应符合运行方案要求。二热力网运行前的准备二热力网运行前的准备2.热力网系统仪表应齐全、准确,安全装置必须可靠、有效。3.热力网水处理及补水设备应具备运行条件。4.新建、改建固定支架、卡板、滑动支架、井室爬梯应牢固可靠。新建、改建热水热力网运行前应试压和冲洗。三热力网的运行三热力网的运行•热水热力网正式供热前应经冷态试运行。•热力网投入运行后,应对系统的下列各项进行全面检查:–1.热力网介质无泄漏。–2.补偿器运行状态正常。–3.活动支架无失稳、失垮,固定支架无变。–4.法兰连接部位应热拧紧。三热力网的运行三热力网的运行•运行的热力网每周应至少检查一次;新投入的热力网或当运行参数发生较大变化及汛情时,应增加检查次数。•热力网运行检查时不得少于二人,一人检查、一人监护,严禁在检查井及地沟内休息;当人在检查井内作业时,应在井口设安全围栏及标志:夜间进行操作检查时,应设警示灯;在高支架检修维护时应系安全带。•当被检查的井室环境温度超过40℃时,应采取安全降温措施。四热力网的调节四热力网的调节概述供热调节的基本原理热水供暖系统集中供热调节方法第一节概述初调节供热调节(运行调节)•2.初调节的目的•就是在供热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前,把各用户的实际流量调整到与设计流量基本相符。•主要是解决:热力工况的水平失调。•3.调节方式•在各热用户入口处,用流量调节装置进行调节,如手动流量调节阀、平衡阀、调节阀等。供热调节(运行调节)供热调节(运行调节)•1.定义•在供热过程中,对热水供热系统进行的运行调节,称为供热调节。•为什么要进行供热调节?•初调节只能解决各热用户平均室温的均匀性问题,但不能保证各热用户室温在整个供暖期都能满足设计室温要求。••2.供热调节的目的•使供暖用户的散热设备的散热量与用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相适应,以防止出现室温过高或过低的现象。•供热调节主要是解决:供热质量和供热经济性。•4.集中供热调节的方法•⑴质调节:改变网路的供水温度•⑵量调节: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⑶分阶段改变流量的质调节:把供暖期按室外温度分成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流量不变,改变网路供水温度。•⑷质量--流量调节:根据供暖系统热负荷的变化,同时调节循环水量和供回水温度。•⑸间歇调节:改变每天的供暖小时数•⑹热量调节:热量计量调节间歇调节间歇调节•在供暖初期或末期室外温度较高时,不改变网路的循环水量和供水温度,只改变每天的供暖小时数。可作为在供暖初期和末期的一种辅助调节措施。热量调节法热量调节法•热量调节法是通过热量监测装置,根据热用户的要求直接控制供热负荷和供热量,系统的循环水量要视管网地水力失调程度而定。•实行热量调节,需在系统中安装流量计、供回水温度计和热量监测仪。五.热力站五.热力站•供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