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二、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三、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一、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1 、快乐的自尊2 、知耻与自尊3 、虚荣与自尊1 、快乐的自尊( 1 ) 1997 年 6 月 30 日 16 时 15 分,彭定康从卫兵手中接过将永远不再在此升起的英国国旗 ( 2 )手捧刚刚降下的英国国旗,彭定康神情黯然( 3 ) 7 月 1 日凌晨,天安门广场万众欢腾,喜迎香港回归祖国( 4 ) 1997 年 7 月 1 日英军卷旗走人( 5 ) 1997 年 7 月 1 日零点,万人聚集北京天安门广场欢呼香港回归祖国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1918.12.28 出生与乌克兰奥麦尔尼克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苏霍姆林斯基 (1918-1970) ,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 1942 年负重伤后,胸部带着两块残留弹片,回到战争爆发前就一直热爱着的教育岗位,从 1948 年到 1970 年,他一直是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教育研究中,他著有 41 部专著和小册子, 600 多篇论文,约 1200 篇文艺作品——供孩子们阅读的故事和童话。其中许多著作已经译成 30 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出版。《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 五卷本 ) 基本包括了他一生撰写的主要著作和论文。 ( 6 )走近 苏霍姆林斯基2 、知耻与自尊 孟子云:知耻而后勇。指的是一种在遭受磨难与打击后,在困境面前,毫不气馁、决不后退、决不自暴自弃,而是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其中这个“知”字非常重要。 耻辱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既是一种障碍,又是一种锻炼。人似乎在知耻后,才可能有卧薪尝胆的决心和勇气,否则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固步自封,只能是愈发失败。 辱,莫大于不知耻。 —— 王通 孟子 ( 前 372— 前 289) 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 ( 孔子之孙,名 ) 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7 )孟子简介耻辱感。 “耻辱戒指”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耻辱,这个创意好,用心理学分析能激发人们的羞辱感、荣誉感和进取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排除那些故意造假、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甚至是心怀恶意、有意害人的因素外,人都会犯一些疏忽大意、无知乃至于“善意”的错误,蒙受人生、工作或名誉上的耻辱。有了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