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原创:高职学院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调研报告尊敬的朋友:此篇文章由本站老师独家原创写作,版权归会员所有,普通vip会员无权查看,服务咨询电话:0825-6698000。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部门肩负着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能,而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构建和谐的用工关系作出积极贡献。一、高职教育的现状和原因剖析当前,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竞争和压力。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发展慢了就意味着退步。客观分析形势,我们注重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发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为正确处理行政管理、教师、工勤人员三者分配关系,我们对全校教职工的分配制度进行了大胆试水,按照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要求,实行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并建立和完善了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做到了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打破了之前职工津贴一直沿用以前“大锅饭”政策,彻底改变了以前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现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院健康、稳定发展。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大矛盾”比较突出。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不只是在量上的增长和规模上的扩张,不只是意味着要继续改善办学的物质条件,更主要地意味着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和大学管理第1页共5页模式的深刻变革,意味着科学、民主、创新、进步的一流软环境的培育和养成。我校最大的问题还是发展不够的问题,主要矛盾应该是广大教职工希望全面发展和进步与学校发展不够的矛盾、广大学生希望享受优质高等教育与学校教育资源不优的矛盾。二是“安于现状”的问题突出。一些干部长期在同一个部门同一个岗位上工作,思维容易形成定式,少数同志满足于成绩,安于现状,缺乏开拓创新动力;评价学校各部门、各环节及全体教职员工推进科学发展的成效机制还并不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备并增强针对性和操作性等。因此,需要我们着眼于单位各项人事、工资、奖励等管理制度的改革,以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为目标,从制度上保证那些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优秀人才和优秀干部能够劳有所得,有利于发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也有利于个人锻炼和成长。三是落实制度“流于形式”的问题突出。为加强管理,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根据我院工作的实际情况,就教职工节假日加班、值班的认定办法及其津贴发放标准做了相应规定制定了加班值班制度,各项配套制度建设比较完善,但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特别是在值班加班记录不规范,部分职工迟到早退现象没有得到处理,依然我行我素。四是教师聘任方面“单打一”的现象突出。虽然充分认识到了兼职教师的重要性,也高度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聘任兼职教师时,还存在主要为了解决专任教师数量不足的现象,而没有真正从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去综合考虑。往往是缺什么课教师,就聘什么课教师,没有真正从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出发去聘任兼职教师。其次,许多高职院校在制定聘任条件时,往往把专业技术职称和学历学位情况作为优先考虑的因素,这样做虽然能够保证所聘任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阻碍了社会上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却不具有职称或学历学位的能工巧匠到校任教,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第三,从兼职教师方面来看,他们更愿意到本科第2页共5页院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兼职,因为这些学院背靠本科院校,有比较好的社会声誉,而不愿到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兼职,他们认为这些学校办学层次相对较低,学苗质量、管理水平相对较差。这些因素影响了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来源。四是教学方面“方法单一”的现象突出。一般来说,兼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