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一、说教材二、说学生三、说教法 四、说学法 五、说教学流程六、说板书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人生难免有挫折》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框的内容。本单元是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的逻辑发展 . 学生通过上两个单元的学习,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也是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而要实践自己的目标,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这个单元是解决前两个单元的行为实践问题,同时也为下面各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作了有力的准备。(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 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挫折的因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 ( 2 ) 学会遇到挫折时,能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 情感目标( 3 ) 面对挫折采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4 ) 善于用名人、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的事迹和名言激励自 己,使自己在挫折中奋进(三)、重点与难点: 本框题的教学重点是关于造成挫折的原因分析。人的活动是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的,因此,人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只有明确了造成挫折的因素都有哪些,才能懂得为什么挫折是难以避免的,是普遍存在的,是与人生相伴的。对于这一重点的突破,我采用的是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的方式,从学生的举例及发言中,可以了解他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框题的教学难点是:应该怎样对待挫折。本教材分析了对待挫折的三种态度,产生的三种结果。对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充分发挥直观教学手段,选用一些典型例子,设计了形象生动的画面。一则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则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感性认识。 (四)、教学内容:1.什么是挫折(也就是挫折的含义)。2.挫折是如何形成的(也就是造成挫折的因素)。3.如何面对挫折。(也就是面对挫折我们应该怎么办)。 二、说学生 意志坚强,不畏艰险,是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的重要内容。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过分的关爱,在学习上又得到过多的帮助。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情绪低落,抗挫折的能力较差。针对学生怕挫折、回避挫折的心理,让学生认识、体验、感受挫折。加强青少年耐挫心理的教育,让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