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第一次月考总结 手脑并用勤归纳,找准节奏巧答题——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总结 第一次月考肯定是让同学们难忘的,我相信遇到的困难和困惑应该是大于喜悦的,我总结出来了几条:①、基础选择题错了一大堆,尤其是字词音形;②、阅读理解题自己明明读懂了,但成绩却只有一位数;③、作文写得非常仓促,连自己都不愿再看,或者自己觉得写得不错,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同学们不必太在意,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我们并未真正进入“总攻”阶段,还在“讲新课”,至多也就是正在进行专项训练,在没有“全卷”概念的情况下,同学们突然接触 150 分钟 150 分,节奏感没有,再加上“手生”,取得好成绩应该是近乎奢望。其次,同学们之所以在试卷上“得势不得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回答问题的思维方式、切入角度、答题模式等等尚处于“业余”阶段。所以同学们别气馁。下面给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1.必须迅速建立“全卷”观,也就是说必须清楚自己答题的基本节奏,比如答完Ⅰ卷最多用多少时间,大阅读用多少时间等,否则,真正面临考验的时候必将顾此失彼,狼狈不堪。 2.要坚决扎实基础,干点“粗活”“累活”,比如字词、成语、诗词默写的总结归纳,最好准备一个小本,遇到新的、错的、活的、怪的就记下来,日积月累,绝不犯同样的错误。 3.“君子动口也需动手”,像试卷中的文字表述题,许多同学都是用眼睛“做”,顶多是在文中大概“划一划”,这种做题方法是绝对不行的,同学们必须“动手”,每一道表述题,都应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4.做题动手,更需动脑。一部分同学只知埋头苦做,却不知用头脑去思考、去归纳,本来是同一类型的题目,却每次都当新题做,重新思考,费时费力,事倍功半,疲于奔命,例如病句题,就特别典型。 5.如果你已经很优秀,那好,去总结点儿“狡猾伎俩”吧。第 1 页 共 7 页这里说的“狡猾伎俩”就是对命题者出题初衷的洞察和对试题答题轨迹的把握,如果你可以,那可就厉害了。比如有些学生知道根据分数来确定答题要点,有些学生的答案讲究分点回答,思路非常清晰"" 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语文总复习将全面展开。高中语文知识量大、题目繁多,不少同学感到无从下手,还有些有懒惰情绪的学生,觉得学不学无所谓。其实你们要相信:“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付出越多回报就越大。。” 语文是基础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语文成绩的提高虽然靠的是平时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