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鲁教版)第四单元各节知识要点 第四单元 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知识梳理 一、1体积空气中约含 体积的氧气。你能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分析思路: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测其余气体的体积 除去其余的气体,测氧气的体积 比较两种方法,第 种比较简单。 提出问题:要想除去氧气,什么样的物质合适? 分析得出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1、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不能与氧气之外的气体反应, 3、生成物最好是固体 哪些物质合适呢?铜、磷、汞 都可以,考虑到磷和汞再做实验的过程中释放出有毒气体,所以我们用铜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已知:在加热的情况下,铜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铜 + 氧气 -------→氧化铜 请同学们根据信息并参照课本P73“活动天地”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猜一猜:若在系统内密闭 30mL空气,请推断下列问题: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 思考:①若上述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与你的猜测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加热 的原因有哪些?如何改进? 解析:原因可能是 1、铜丝不足,没有把空气中的氧气完全耗尽 2、加热温度达不到反应所需温度或时间不够 3、没等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4、装置漏气 ②通过这个实验能否证明空气是混合物?为什么? 通过这个实验证明空气中除了含有氧气外还含有不同于氧气的其它气体,说明空气是混合物。 经测定,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如下: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原始的大气是以 、 、 和 等气体为主要成分的。在绿色植物出现以后,植物依靠光合作用吸收 ,放出 , 分别与一氧化碳、甲烷、氨作用,使它们转化为 、 和 。经过数十亿年的变迁,终于形成了现在这个以 和 为主要成分的地球大气层。 2、1775年, 国化学家 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最后,他得出了 的结论。1892年, 国物理学家 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密度与分解含氮物质所得的氮气密度之间总有 。他没有放弃,与 国化学家 合作,终于发现存在一种性质“懒惰”的气体—— ,后来又陆续成分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及杂质 % 78% 21% 0.94% 0.03% 0.03% 发现了 、 、 等其他稀有气体。 3、在工业通过 ,使空气液化,然后蒸发液态空气,利用 ,使其在不同温度下气化,再冷凝,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工业制氧气属于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