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各年级教育教学管理目标 为了将我校初中部班级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逐步实现自主管理,真正达到管理精细化,特制定各级分层管理目标,以供借鉴: 初一级学生德育管理目标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对一个成长中的关键转变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转变,是初一级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初一级学生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是我们正确、有效施教的依据,研究表明,初一级学生已经凸显以下心理特点:1 、个人意识开始出现;2 、群体意识日益增强;3 、青春欲望渐渐萌发;4 、童心玩念依旧旺盛;5 、厌学情绪渐渐滋生;6 、自我管理逐渐变难。 二、初一级学生德育管理目标: (一)、建立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树立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威信; (二)、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等; (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善于自治,并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同时在班上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 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让学生参与班规的制定。发动学生讨论,归纳在日常行为规范中有哪些不良行为,哪些违背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同时要同学们分析这些行为给学校会带来哪些危害,给班级会造成哪些不良影响。通过讨论,同学们把不良行为及其危害进行汇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发动学生积极为班集体的建设出谋划策,广泛采纳意见,达成一致的认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及时发现、制止不良的现象出现。 在班级管理中,让学生明白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他们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在具体工作中,要注重发挥榜样的力量,重点对优秀学生加以栽培,使之成为班级管理的骨干力量,让他们引领带动全班学生努力学习,团结奋进,为实现创建优秀班级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注重安全教育及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 (五)、培养学生学会科学、合理的安排时间,开展健康、有益的课余生活。 学习时间的安排要服从内容,学习有主次、详略之分,能够充分利用零星时间,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开展有益的课余活动。 (六)、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学会感恩。在家里要孝顺父母,在学校要尊敬老师,和同学之间要和谐相处,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成长。 (七)要求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着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良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