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产品虚拟装配过程模拟与装配质量预测技术 0 引言 虚拟装配技术自90 年 代 中 期 出 现 以 来 , 经 过十 多 年 的 发 展 , 取 得 了 长 足 的 进 步 。 虚拟装配技术可 以 在 无 物 理 样 件 的 情 况 下 对 产品可 装配性 、 可 拆 卸 性 、 可 维 修 性 和 装配过程中 的 装配精 度 、 装配性 能 等 进 行 分 析 、 预测和 验 证 , 并 支 持 面 向 生 产现 场 的 装配工 艺 过程的 动 态 仿真 、 规 划 与优 化 , 从 而 有 效 减 少 产品研 制 过程中 的 实 物 试 装次 数 , 提 高 产品装配一 次 性 成 功 率 和 装配质量。 由 于 虚拟装配技术具 有 诱 人 的 应 用 前 景 , 西 方 工 业 国 家 相 继 成 立 了 一 大 批 虚拟装配研 究机构, 并 开展 了 相 关应 用 基础技术的 研 究, 建立 了 一 批 虚拟装配系统并 在 企业 得 到成 功 应 用 , 取 得 了 较大 的 效 果[i]。 我国 自90 年 代 末开始虚拟装配技术的 跟踪研 究, 国 内清华大 学的肖田元、 张林?等 [ii];浙江大 学的 谭建荣、 刘振宇等 [iii];北京理 工 大 学的 宁汝新、 刘检华等 [iv];上海交通大 学马登哲、 范秀敏、 武殿梁等 [v];华中 科技大 学的 李世其、 王峻峰等 [vi];哈尔滨工 业 大 学的 姚英学、 夏平均等 [vii];南京理 工 大 学张友良、 汪惠芬[viii];西 北工 业 大 学的 李原[ix];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的 刘继 红[x]等 相 继 开展 了 虚拟装配相 关技术的 研 究, 并 进 行 了 初步 的 工 程应 用 。 然而 , 目前 的 虚拟装配技术主要是基于 理 想几何的 装配过程模拟, 如何推动 虚拟装配技术进 一 步 实 用 化 方 向 的 发 展 是目前 虚拟装配技术面 临的 最大 难题。 中 航沈飞的 郭洪杰指出 [xi]:虚拟装配技术的 应 用 解决了 二维 工 艺 设计与三维 产品设计不衔接、 工 艺 设计周期 长 优 化困难, 需要实 物 验 证 等 诸多 弊端, 但目前 也存在 一 定的 不足 , 虚拟装配能 够发 现 产品设计上存在 的 装配干涉, 但不能 分 析 生 产中 较常见的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