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VIP免费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_第1页
1/6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_第2页
2/6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_第3页
3/6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欧阳康 当代科学研究与探索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走近复杂性。对复杂性的关注意味着科学观念的一次根本性调整与转换,意味着对于简单性原则的一种时代性反思与超越,也推动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观念变革与方法论创新。 一、 简单性原则的成就与缺失 自然科学是对于相对而言比较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认识,因此无论在认识论还是本体论意义上都贯穿着一种简单性的观念与原则。亚里士多德早就指出,“包含原理越少的学术比那些包含更多附加原理的学术更有益”。(第 1 8 页)牛顿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进一步宣称 :“自然界是最简单的。”( 第 6 9 3 页)爱因斯坦认为真实的自然界是一个简单的世界:“自然规律的简单性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而且正确的概念体系必须使这种简单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保持平衡” (《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第 2 1 4 页)。近代以来的自然科学一直遵循简单性原则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把复杂的宏观世界以某些最为直观明了的公理、规律和法则表达出来,如牛顿的“三大定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康德的“人为自然界立法”、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等等。简单性思想成为一种基本的科学信念和指导性原则,贯注在科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和各个领域,也必然影响到对人文社会现象的研究和探索。 作为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最初就是按照自然科学的简单性原则建立和产生的。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创立者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等都是由于把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而有所成就。维科于 1 7 2 5 年发表了《新科学》,企望能够在人类科学里做出类似于伽利略和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贡献。圣西门在《人类科学概论》中提出人类科学实证化的任务,要求将物理学等学科的方法运用到人类科学的研究。孔德创立实证哲学和社会学(又叫社会物理学),把实证原则与方法直接引入社会问题研究。斯宾塞提出社会有机体论,却又力图把社会有机体归约于生物有机体,以证明“动物的机体和社会的机体都有建立在同一原则基础上的内部的条件” (转引自特纳,第 4 9 页),寻找生物学方法对于社会有机体研究的普遍适用性。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形成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倾向和思潮,并发散到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迄今为止,简单性、一体化、定量化和实证性的科学观仍然是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是人们衡量社会学科是否属于科学的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复杂性与人文社会科学创新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