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说课课程设置1课程设计2教学实施3教学资源4目录CONTENTS课程考核5教学效果6特色与创新701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急危重症护理》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研究各类急症、危重症等患者抢救护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课程性质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护士人文修养》《卫生法律法规》《英语》《哲学》……专业基础课程《解剖生理学》《病原学》《病理学》《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专业课程《内科护理》《传染病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设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课程培养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常见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能力目标学会对各科急危重症病人进行初步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在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地做出判断和救护;对常用急救技术和国内外新进展等知识有所了解和提高。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护理事业服务。具有较高的急救意识,能刻苦学习本专业知识,为从事临床急救护理工作奠定的基础。02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教材使用与建设主教材《急危重症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周秀华主编。教材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内容共十三章,重点:院前急救、心肺复苏、重症监护、常见急性中毒救护等但由于时间的局限性,在其他课程中已学习内容不再讲解。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思路123院前急救急诊救护重症监护学习情境急危重症救治过程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用性内容选取1.院外现场救护程序2.创伤包扎、止血、搬运、固定术3.现场心肺复苏术4.环甲膜穿刺术5.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护6.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救护7.呼吸道异物梗阻的救护8.中暑病人的救护9.淹溺病人的救护10.触电病人的救护院外救护1.院内急诊救护程序2.心电监护仪的使用3.除颤仪的使用4.气管插管术5.高级心肺脑复苏术院内急诊救护1.院内ICU救护概述2.呼吸机的临床应用3.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院内ICU救护03教学实施教学实施心肺脑复苏学时安排:6学时(2节理论+4节实训)课题地位:本课题是大专《急危重症护理》教材第五章内容,是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中重点掌握的部分。教学实施教学目标•时间就是生命•沉着、冷静、不轻言放弃情感目标•正确评估病人、判断病情,•及时发现心脏骤停,规范熟练地进行心肺复苏术并主动配合医生完成脑复苏的救治与护理能力目标•掌握心脏骤停的原因、类型及临床表现诊断•掌握基础生命支持的ABC步骤、注意事项•掌握进一步生命支持的控制气道方法、心脏骤停时的用药护理•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与注意事项、脑复苏的措施•熟悉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复苏后的监测与护理知识目标教学实施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评估病人,发现心搏骤停,以及对病人实施心肺复苏术是能力培养的重点,也是难点,在理论讲授后安排学生进行实训对心脏骤停的分类是理论上的难点,应对内科护理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在参考《201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及其他医学护理文献的基础上应做适当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案例引入情景模拟分组讨论理论讲解王一、女、49岁,车祸后14点30分被送入院。14点40分突发心搏骤停,如何急救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任务驱动怎样进行心脏骤停的现场救护?教学过程设计(二)讲授新课心脏骤停概述(10min)心肺脑复苏步骤(理论:60min实训:180min)复苏后监护与护理(10min)教学过程设计:讲授新课心脏骤停概述概述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类型、临床表现与诊断因为有内科护理学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疾病的护理,可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重点让学生掌握心搏骤停的类型、临床表现及诊断。教学过程设计视频观看操作示范理论讲授仿真练习复苏步骤教学过程设计:讲授新课本章小结与布置作业再次回顾整个心肺脑复苏的过程•归纳心脏骤停的病因和分类•归纳病情评估要点•归纳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布置课后作业及预习内容等归纳病因和分类归纳病情评估要点归纳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心肺脑复苏--教学评价理论知识巩固技能操作考核课堂提问小结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