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行为规范1、在校期间,要注意仪表整洁、举止有礼。行为文明,着装得体,朴实大方,不穿奇装异服,不得敞胸露怀、光膀露背,不留怪异发型,公共场合及教室不穿背心、短裤、拖鞋等;2、爱护校园内公共财物,不踩踏桌椅、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不折花,不践踏草坪,自觉维护校园绿化、美化、香化、净化.3、遵守校园网络的有关规定,文明上网。4、教室内要保持清洁,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果皮等杂物。5、要珍惜学校的名誉,不做有损学校名誉的事。6、对课堂教具、设备、墙壁、门窗等公共设施,要自觉爱护,不得随意移动损坏。节约用电,离开教室时应随手关灯。7、保持安静的校园环境,不在宿舍、教学区、办公区内大声喧哗或进行影响师生工作、学习和休息的体育、文娱活动。8、上、下课时,走动、移动桌椅动作要轻,避免发生嘈杂声,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和学习。9、校园内男女举止需文明、得体,不得钩肩搭背、举止过分亲昵。二.律己篇:1、仪表端庄,穿戴整洁大方,坐立行走姿势端正。2、提倡体态儒雅:微笑、点头、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让、回答问题起立。3、提倡讲普通话,谈吐文雅,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请、您、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不讲粗话、脏话,不呼“绰号”,公共场所不得大声喧哗.4、自尊自爱,不得出入酒吧和营业性舞厅等不易于青年身心健康的场所,不选择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不得介绍、购买、出借、传阅内容反动和淫秽的书刊、图片、音像制品等。5、热爱劳动,自立、自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公益劳动和勤工俭学活动;生活勤俭节约,不摆阔、不攀比、不乱花钱,不向学校和家庭提出超越实际可能的生活要求.6、增强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自觉遵守国家法令、政府法规,认真学习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现象。7、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作业,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8、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增进身心健康,充满朝气活力;自觉树立师大学生的文明形象,展示师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三.尊师篇:1、师生见面,应主动打招呼行礼,如“老师好"、“您好”.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也要以礼相待,相互问好。2、行走时,同老师相遇,应让老师先行。遇到年老体弱的教师在做较重的体力劳动时,应主动帮忙。3、在上课铃响之前,学生应先进教室,做好准备,静候老师前来上课。若迟到,应在教室外向老师行礼报告,得到任课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