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员礼仪服务与行为法律规范服务礼仪:是各养老护理人员必备的素养和基本条件。出于对长者的尊重与友好,在服务中要注重仪表、仪容、仪态和语言、操作的法律规范;热情服务则要求养老护理人员发自内心地、热忱地向长者提供主动、周到的服务,从而表现出养老护理人员良好风度与素养。一、仪表1、着装:上班一律穿着工作服,着装洁净平整,衣扣整齐不缺,身体无异味,有污渍及时更换,有破损应立即缝上,不要挽袖子卷裤腿。内衬衣裤颜色不可过于花哨,不可外漏。鞋子应轻便,走路无声响,工作时不可穿高跟鞋、拖鞋。袜子颜色协调,以浅色、单色为宜,袜口不外漏。2、妆容:养老护理员工作时精神饱满,自然微笑,工作妆以淡雅、清新、自然为主。不宜配戴过多饰品,如耳环、戒指、手链、手镯等饰品。3、发型:女性养老护理员不漏发际,前不遮眉,后不外漏,不戴头饰,应用发网将头发挽起遮盖碎发,防止在操作时头发沾染长者的食物或物品。男性养老护理员头发修饰得当,长不覆额、侧不掩耳、后不触领。4、个人卫生:定时洗澡,洗头,不留长指甲、不涂有色指甲油。保持口腔清洁,工作前忌食葱、蒜等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护理完一位长者在护理另一位长者时要及时清洗双手,防止交叉感染。二、仪态1、坐姿:上身挺直,头部端正,双腿轻微靠拢。双手掌心向下叠放在大腿上方。落座座椅 1/2~2/3,坐下动作要轻。不能随意坐、躺在老人的床上或斜靠在老人的床架上。2、站姿:身体要挺拔,站立时双腿微微分开,收腹,颈胸在一条线,双手可在小腹前交叉,或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也可以采纳“稍息”的姿势,以缓解疲劳。3、言语:语言是服务人员与长者之间情感沟通的“桥梁”。应热情地对待长者,将对长者的爱心、同情心和真诚相助的情感融汇在言语中。要估量长者的教育程度及理解力,选择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言语要严谨、高尚,符合伦理道德原则。同时要清楚、温柔,措词要准确,尤其注意语调适中。当向长者交代护理意图时,语言要简洁,通俗易懂。对长者的隐私如生理缺陷、精神病、性病等要保密,长者不同意陈述的私密内容不要问,更不能向别人散布。对老人的称呼要有分寸,可视年龄、职业而选择不同的称呼。如张老师、李医生等;不可对老人称呼老张、老李,更不能“1 床”、“2 床”或“老头”、“老太太”称呼。禁止:粗话、脏话。出言不逊,恶语伤人。使用质问式语言。使用命令式语言。使用土语、习惯用语、暗语和所谓的行话。对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