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日本》教案★课标要求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1889 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特点:崛起为东方强国,开始实现“富国强兵”。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踏上对外扩张之路;对朝鲜的侵略;对台湾的侵略。(二)过程与方法:1、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2、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3、通过历史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讲日本的 1889 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进行比较。并且通过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崛起的一面历史的镜子以达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教育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889 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本一项长期的国策,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889 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张的过程。难点:1889 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日本社会的发展情况:1889年日本宪法,崛起为东方强国和踏上对外扩张之路。首先要明确,这些变化是在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发生的,是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它展现了进入近代的日本在政治体制、国际地位以及对外政策方面的发展情况。由于这一课要求学生分析理解的内容较多,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表和文字材料,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的分析和理解。★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采用谈话导入法:海内外人士热议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200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 24.66 万亿元一一这个数字是 1978 年的 67 倍。人均 GDP 则由 381 元升为 18665 元,是 1978 年的 49 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 1978 年的 1%上升到 2007 年的 5%以上……“1978 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但现在,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量已近千万辆。”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感慨,“这个速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根本无法想象。”教师:就在中国现代化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不时会传出欧美国家发出的“中国威胁论”的叫嚣。那么中国在崛起后将以怎样的面貌融入世界呢?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