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包丽霞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2 年 08 月 02 日点击数:187 次字体:小大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授课教师:包丽霞设计思路:本节课从学生喜欢的校园歌曲入手,引出《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这三首学堂乐歌,通过欣赏、学唱,感受歌曲的情绪,了解 20 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这三首歌从曲式结构、主题思想来看并不难,通过赏析让学生知道学堂乐歌主要是采用“拿来主义”创作而成。了解沈心工、李叔同为学堂乐歌作出的贡献。让学生学以致用,采用“拿来主义”即兴创作歌曲。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聆听《体操——兵操》、《黄河》和《祖国歌》、《送别》,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做到听与唱的完美结合。二、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用“拿来主义”为自己喜欢的曲调重新填词,尝试自己创作歌曲。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大胆表现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赏析、体验“学堂乐歌”中的代表作,并了解其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难点:分析“学堂乐歌”的风格及特点。教学准备:内容、视频音乐搜集、图书、上网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举例说明同学们喜欢的校园歌曲【设计思路:通过校园歌曲的摄入,引起学生对 20 世纪初学堂乐歌的兴趣,感受一下那个时代校园歌曲的魅力所在】二、讲授新课学堂乐歌:清末民初,兴办新学,当时的新学校称做“学堂”。在新学堂中开设“乐歌”课,这些音乐大多采用欧美及日本的曲调填词而成,编成新的歌曲,他们教唱的歌曲在社会上广为传唱,一时成为社会新风尚。后来,人们把这个时期的学校歌曲统称为“学堂乐歌”。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设计思路:让学生知道中国在什么时期、什么状况下,产生了学堂乐歌,学堂乐歌的由来。】(一)、赏析歌曲《体操—兵操》思考、回答如下问题:1、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思想?几段体?(号召儿童来做兵队操,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一段体。中国第一首学堂乐歌。诞生于 1903 年的上海。)2、试着学唱一下歌曲,关注旋律、节奏、歌词有什么特点?旋律简单、节奏鲜明、歌词浅显易懂。3、唱一下歌曲,请找出这首学堂乐歌的主题乐思。5566|553|【设计思路:高中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通过歌曲的分析、学唱,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堂乐歌之父沈心工(1870-1947):原名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上海人。作曲家、音乐教育家。1901 年任南洋公学附属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