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第 2 页 共 11 页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资格制度(讲授提纲)华东师范大学金林祥教师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我国开展师范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建立和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下面对相关的主要问题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资格制度以及教育教学能力等作简要阐述。一、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教师是人类社会一门很古老的职业,但是长期以来,教师职业并不被认为是一门专业。因此,长期以来,教师职业的非专业化,或专业化水平不高,是教师职业素质不高,教师经济地位、社会地位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1681 年有其特殊意义。在这一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18 世纪中下叶,教师开始作为一门专业从其他行业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特征。20 世纪以后,并逐步形成了教育学士、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教师教育体制。这一转变的实质,既是教师教育的质量升级,也是教师专业水平的规格提升。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以后,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空前的程度。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的说明,提出 “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 ” 对于确认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提高教师的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1986 年, 美国的卡内基委员会、霍姆斯小组相继发表《国家为培养21 世纪的教师作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个重要报告,同时提出,公共教育质量只有当学校教学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专业时才能得以改善。1989- 1992 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化改革的研究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 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 “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对教师质量和效益的要求空前提高。在这一背景之下,进行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世界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共同特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