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VIP免费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_第1页
1/8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_第2页
2/8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_第3页
3/8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1、《礼记。学记》的教学原则“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2、《学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指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3、《学记》“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臧息相辅 ”—— 指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4、《学记》“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启发性的教学原则。5、《学记》“学不躐等 ”、“不凌节而施 ”—— 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的主张对应的教学原则是循序渐进原则。6、《学记》教育制度“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校”儒家:孔、孟、荀孔子1、主张 “有教无类” (教育对象,体现教育公平)2、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3、教育作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4、教学原则和方法①启发诱导:“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③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体现了巩固性的教学原则⑤乐学于立志。。。。。。5、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的道德标准:“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4 、教学原则:“用反” “虚静”(“用反”运用辩证法于教学中;“虚静”使人的精神进入一种无欲无得失无功利的极端平静的状态,就会展现在眼前。)这样事物的一切美和丰富性【汉代】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朱熹:1、著作《四书章句集注》2、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道心”3、分阶段教学(8 岁入小学,15 岁入大学)4、道德教育方法:立志-居敬 -存省查-力行5、“朱子读书法”(古代最有影响力的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6、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7、教学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8、德育原则和方法: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立志乐道、自省自克9、论教师: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严宽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榜样示范)...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常考名句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