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汇报人:方东洋2018年11月江底浅埋段盾构掘进施工工法汇报目录一、工法特点二、工法适用范围及工艺原理三、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四、效益分析五、应用实例工法特点一一、工法特点(1)本工法通过前期地质详勘及过江段施工前地质补勘,预判盾构掘进前方及周围区域地质构造的位置和特性,从而在江底浅埋段段盾构掘进中提前采取技术保证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针对性的选择掘进参数、泥浆质量、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等,降低了江底浅埋段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工期。(2)通过监测数据实时调整盾构泥水压力、掘进速度、注浆量等参数,制定防漏、防冒、防沉、防堵和防浮的技术要求,确保盾构安全通过浅埋段。(3)采取一系列措施,针对性的解决江底浅埋段盾构施工易出现的管片上浮、盾尾漏浆、江底地层坍塌等问题。二适用范围及工艺原理二、适用范围及工艺原理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泥水盾构穿越江底浅埋段的隧道工程。工艺原理:依据江底浅埋段前期地质详勘报告及施工前过江段地质补勘作业相关报告,针对泥水盾构江底浅埋段掘进中掌子面稳定性、管片上浮、江底覆土击穿、盾尾漏浆等易发生变化的边界条件,分析掘进参数、稳步掘进、泥浆质量、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要点,研究并制定针对性技术保证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施工工艺及技术操作要点三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盾构穿越江底浅埋段施工工艺流程图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3.1盾构过江底浅埋段前施工措施3.1.1过江段地质补勘(1)补充调查布孔原则1)拟计划换刀的位置;2)上软下硬地段硬岩范围及岩样分析;3)水下地层隔水层厚度情况、软岩等不良地质情况调查;4)每个钻孔深度超出隧道底板以下4m;5)所有钻孔考虑布设在线路两侧(距线路中线≮10m),避免布设在线路隧道断面范围内的掉钻杆、钻头事故和防止因封堵不到位形成水力通道。(2)控制要点1)钻孔定位准确,钻机定位稳定、可靠,套管定位后,对孔位坐标进行复核确认;2)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钻孔垂直度,防止发生偏斜而临近或侵入隧道;3)钻孔封堵到位,保证封堵效果,防止因此形成水力通道,造成掘进施工困难或发生突水、涌泥事故。3.1.2江底浅埋段施工盾构选型依据(1)江底浅埋段施工盾构选型及优化1)合理的刀盘、刀具设计:为适应工程实际,选用合理的刀盘开口率和刀具布置,有效降低结泥饼的机率;为适应不同地质的开挖要求,在刀盘上安装滚刀、切刀、刮刀和齿刀刀具。根据地层软硬不同进行互换,在硬岩地段采用单刃滚刀,在软岩地段更换为相应的齿刀。单刃滚刀最大破岩能力可达到200MPa。2)盾构采用适用于大扭矩和大推力的重工况、整体式的主轴承,为了限制在推力载荷作用下轴承支承框架产生变形而发生扭转,轴承支承框架做成刚性极好的焊接结构件。3)泥水压力的控制精度为±0.05bar,保证开挖面泥水压力波动范围极小和盾构掌子面压力的稳定,通过泥浆形成的泥膜有效防止塌方。4)配备可靠的气压工作装置:盾构需配备可靠的人闸工作系统,包括双供气系统、双通讯系统、可靠的操作装置,可满足人员在带压情况下安全进入土仓工作的需要。3、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江底浅埋段施工前的准备为确保盾构江底浅埋段施工安全,在施工前主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对设备的全面检修和设备适应性分析,并据此进行详细的掘进施工技术交底及换刀位置的初步选定;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演练等。1)对设备的全面检修和设备适应性分析根据江底浅埋段前掘进施工情况,对设备在本工程各种地层的适应性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水下地层地质资料,对水下段掘进施工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有计划地合理选择换刀位置,并对铰接密封和盾尾密封装置进行认真检查、维护,确保密封效果;并采用带压进仓方式对刀盘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和维护,对磨损严重的刀具全部更换;尤其针对保压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及系统调试,熟悉其操作程序;对后配套各系统进行全面系统检修、维护等工作。2)制定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计划对盾构下穿江底浅埋段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价,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提前进行带压进仓及突泥涌水等应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