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VIP免费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_第1页
1/30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_第2页
2/30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_第3页
3/30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冯天元冯天元颈动脉斑块动脉斑块主要发生在颅内动脉:31%-47%,颅外颈动脉:28.4%,主动脉弓:14%-24%年龄>60岁男性长期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总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等肥胖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疾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展过程A.易破裂斑块(薄纤维帽)B.斑块破裂/愈合(纤维帽破裂)C.易腐蚀斑块(血小板等)D.已腐蚀斑块(血栓/纤维蛋白)E.斑块内出血(新生血管化)F.斑块钙化结节(钙化结节)G.斑块严重狭窄(大面积钙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临床•早期(隐匿期)动脉斑块隐匿危害:无症状,但血管壁危害持续存在脑梗塞或腔隙性脑梗塞:失语、失明、偏瘫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期(缺血期)动脉斑块脑缺血: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者发展为认知功能障碍,直至程度不等的(血管性)痴呆等。•中晚期斑块,血管闭塞: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不等的(血管性)痴呆、急性脑梗塞、肢体偏瘫、失语等症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冠心病相关性颈动脉狭窄•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程度达50%,•部位: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颅外段•罹患率:在美国,50~60岁0.5%,80岁以上人群10%。•缺血性脑卒中占70%,而出血性脑卒中占30%,•由颈动脉狭窄引起脑梗原因的占30%-50%。颈动脉斑块评估1、颈动脉超声检查血管壁的三层结构:内膜--内皮细胞组成等回声中膜—平滑肌细胞低回声外膜--纤维组织高回声测量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超声检查CDFI:血流充盈状态PW:峰值、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并计算颈内动脉与颈总动脉(或狭窄远段颈内动脉)流速比值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诊断斑块的界定颈动脉内膜增厚:内-中膜厚度≥1.0mm斑块:局限性内-中膜厚度≥1.5mm狭窄的评价狭窄程度PSV(cm/s)EDV(cm/s)PSVICA/PSVCCA正常或﹤50%<125<40<2.050%—69%﹥125,<230﹥40,<100﹥2.0,<4.070%—99%﹥230﹥100﹥4.0闭塞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无血流信号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评估•低度风险斑块斑块厚度<2mm,均质低回声斑块或低回声为主混合斑块均质性高回声斑块或高回声为主混合回声斑•中度风险斑块斑块厚度为2~3mm均质低回声斑块或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高风险斑块溃疡斑块均质性低回声斑块或低回声为主的混合回声斑块(厚度>3mm,长度>15mm)脂质坏死核心形成的不均质低回声斑块新生血管形成的斑块。颈动脉斑块的超声评估•极高风险斑块:纤维帽破裂斑块斑块附着活动性细小的血栓溃疡表面活动性细小的血栓形成活动溃疡型斑块斑块附着活动性粗大的血栓形成水母斑块溃疡表面活动性粗大的血栓血管造影颈动脉斑块治疗•非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摄入量、改善饮食结构低盐饮食增加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限酒•控制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NoImage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颈动脉斑块的识别与处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