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读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有感VIP免费

读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有感_第1页
1/4
读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有感_第2页
2/4
读《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有感读完马博士这本风靡美国的著作,对我冲击很大有两点。原来名著是这样写成的,感叹于她另类的写作手法;原来美国老师这么笨,相比之下中国老师这么聪明,不可同日而语啊。摘录:本文是选取了四道数学题:退位减法、多位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封闭图形面积和周长的关系,每一道题就是一个研究专题。先设计课堂情境,再请美、中教师就此内容阐述教法和解法。厉害的是马博士能将这些习以为常的方法进行深入剖析,反应了其背后隐藏的数学原理。最后通过对比谈谈两国教师的知识差别。感悟:其中我很费解的两个词:过程性理解和概念性理解。借1与退1的区别:位值退1是过程性,退1相关的原理是概念性。收获较大的是看完后更好地对知识网络、知识包的理解。如书上114页,三幅对比图,就是由原来完全分离的几个知识点,再变成四个手牵手的图,有隐性联系数学基本态度,有显性的练习基本原理。反应了他对数学的深刻理解,包括宽度、深度、关联度和完整度。除了图式的讲解,还有更形象的比喻,我们掌握知识就得像熟练的出租车司机理解城市,有多条路,脑海里有个错综复杂的地图。第一章:重组数字做减法的区别:例子。美国老师觉得7+2+3=9=12对的,连中国学生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美国教师的方法。拿1个10来换成10个一,lsquo;拿rsquo;是重组,lsquo;变rsquo;是转换。不能从较小的数中减去较大的数,于是就向它的邻居lsquo;借rsquo;1。这句话中有很多数学语病。小数也可减大数,邻居暗示了十位与个位是两个独立的数而不是一个数的两个部分。借数暗示计算中的数值可以任意改变,可以lsquo;借rsquo;值。中国教师方法:退一与进一相对应。通过十进制、位值来解释。还介绍了重组的多种途径。如53-26:53分成40和13;53分成40、10和3或者26分成20、3和3等等。特别强调知识包。做53-26时,他们已经有了20以内减法做基础,而且必第1页共4页需学得非常扎实。他们说,减法中的重组思想,把高位上退一到低位上的值,是通过学习三个水平的问题而形成的。20以内、100以内,再更大的被减数。在教一个知识点时应该把知识看做一个包,而且要知道当前的知识在知识包中的作用。你还要知道你所教的这个知识受到哪些概念或过程的支持,所以你的教学要依赖于、强化并详细描述这些概念的学习。对比。美国老师青睐借位,而中国教师解释这个算法是退一。第二章:多位数的乘法:处理学生的错误错题。123三次乘积都与个位对齐。times;6456154927381845美国老师认为错因: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位值,,只从表面上看成4乘3。不会进行移位,没有记住公认的规则。美国教师自己也不清楚的是:积492实际上是4920。认为零是人为的。只是为了占位。策略:过程性的:描述规则。个位上的5,就从个位开始;十位上的4就向左移位,将乘积放在十位上的4下面。;然后移到百位。以此类推。使用带横线的纸。将纸竖起来,一列里面写一个数。从而保证能正确地排列这些中间乘积。用占位符。在空格处放一个苹果、一个橘子、一头大象。只需要服从老师有趣的、武断的命令就行。解释基本原理:123就是100加20加3,5个123,40个123,600个123.将该问题拆成三个小问题。123分别乘以5、40、600积为615、4920和73800再相加。中国教师认为:解释错误:分配律:123times;645=123times;第2页共4页(600+40+5)改成详细竖式,再擦去0成阶梯型的竖式。10和10的幂的乘法,times;10和times;100位值制。论证123乘以4个10是492个10,解释为什么492应该与10位相对齐。一个数的大小不仅仅依靠它所含有的数字,而且还和这些数字放置的数位有关。知识包。位值、乘法的意义、乘法的基本原理、两位数的乘法、一位数的乘法、10的乘法、10的倍数和幂,以及交换律。重点是两位数的乘法。(图p44略)策略:解释和示范:492个十,2应该写在哪里。738个百,8应该写在哪里。学生发现问题:观察,检查,分析和讨论;通过问问题进行引导;诊断性练习。对比。美国教师遵循对齐乘数的法则,中国教师用位值和位值制的概念,解释为什么中间乘积在乘法中不像加法中的对齐方式那样对齐。第四章:探索新知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当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读小学数学的掌握和教学有感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