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净稳定资金率讲解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汪锦岭2014年3月2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填报说明净稳定资金率计算表填报说明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净稳定资金率的基本原理净稳定资金率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3一、净稳定资金率出台的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的教训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危机前资金面宽松,金融机构大量借入短期资金投资于流动性不足的资产。一旦金融市场出现逆转,短期融资渠道无法持续,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演化成真实的流动性危机国际金融监管组织加强了流动性风险监管事实表明,此前面向金融机构的资本监管制度难以有效防范流动性风险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提出了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两个监管指标。前者要求金融机构有充足的现金储备以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后者要求金融机构保持合理的资产负债结构,从中长期的角度提升经营的稳健性近年来,我国证券业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程度不断上升4二、净稳定资金率的基本概念净稳定资金率=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可用稳定资金金融机构的各项资金来源中(负债、股东投入等),有多少在出现外部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仍能维持长期可用(持续使用一年以上)?所需稳定资金为了确保在出现外部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能持续运营,金融机构需要有多少长期稳定资金,以便和其业务结构和业务规模相匹配?监管要求要求可用稳定资金超过所需稳定资金即净稳定资金率≥100%5三、净稳定资金率的内在含义反映了金融机构的整体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程度允许一定程度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但应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反映了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流动性风险水平确保在出现外部流动性压力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仍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以支持其持续运营一年以上从中长期角度,分析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能否满足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6四、净稳定资金率的计算方法—可用稳定资金对金融机构的负债和股东权益进行逐项分析资产负债表右侧的各项,即金融机构的各类资金来源对每一项资金来源,分析其中有多大比例属于长期稳定资金,即确定该项的“折算率”,折算后得出“可用稳定资金”确定折算率时应考虑的因素资金期限:短期/长期资金对手方:机构/散户7四、净稳定资金率的计算方法—所需稳定资金对金融机构的各项资产和表外或有义务(担保、承诺等)进行逐项分析即资产负债表左侧各项,加上表外项目,统称表内外资产对每项表内外资产,根据其性质,分析需要有多少比例的长期稳定资金为其提供支持,即确定“折算率”。折算后得出“所需稳定资金”确定折算率时应考虑的因素资产期限:短期/长期资产流动性:高流动性/低流动性资产质量:高风险/低风险8五、净稳定资金率与流动性覆盖率的比较侧重点不同流动性覆盖率反映的是金融机构的短期流动性风险,分析金融机构是否有足够的流动性储备,以便在出现外部流动性压力时,能维持一个月的持续经营(不出现现金流断裂)净稳定资金率反映的是金融机构的中长期流动性风险,分析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是否合理,能否提供足够的长期稳定资金,以满足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计算方法不同流动性覆盖率侧重于现金流分析,在假设的压力情景下,分析金融机构未来一个月的现金流量。净稳定资金率侧重于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在假设的压力情景下,分析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的长期稳定资金和应当需要的长期稳定资金。9六、净稳定资金率的历史发展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082019稳健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BaselIII: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资金率流动性覆盖率生效,逐步达标•既要防范流动性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发展•既要统一监管规则,又要照顾各地差异流动性覆盖率观察期流动性覆盖率-终稿净稳定资金率观察期净稳定资金率修订稿净稳定资金率生效10七、净稳定资金率在我国银行业的应用腕骨指标体系银监会于2010年对五家大型商业银行推出了腕骨指标体系由资本充足性、贷款质量、风险集中度、拨备覆盖、附属机构、流动性、案件防控等7个方面,共13项指标构成流动性指标中,包括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率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