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路煤矿 “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二零一一年度) 矿长: 总工: 编制: 黄 伟 日期:2 0 1 1 年 5 月 1 日 赶场路煤矿“雨季三防”应急预案 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煤矿“雨季三防”相关文件要求,为加强赶场路煤矿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有效控制煤矿透水事故的灾害程度,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 失,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 .赶场路煤矿矿井水主要: ①、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为区内的主要充水水源,井田位于补给迳流区,含煤地层裸露,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充水强度与季节和降水强度、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地表水在雨季瀑涨瀑落。因此,未来矿井应加强雨季的疏排水工作。 ②、地表水: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无常年性流水的河流,有季节性溪沟水。在其附近的浅部开采时,应加强顶板管理,以防地表水溃入。 ③、老窑积水: 根据煤矿生产情况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以矿区实际采空范围圈定采空区。截止到 2008年 4月底,原矿区范围内主斜井井筒的东面 1050m以上已采空。开采面积约为 379225m2,估算积水量约 2140 m3。 在 C3煤层露头线分布 4个小窑,分别为 LD1、LD2、LD3、LD4。原赶场路煤矿的开采已超过小窑的开采深度,对矿井开采构成威胁是原赶场路煤矿采空区积水。 ④、矿井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吴家坪组的裂隙水及茅口组碳酸盐岩岩溶水。吴家坪组富水性中等;茅口组富水性强但本矿区不具承压性。因此,在今后开采过程中应作好疏排水工作。所以要严防岩层的水突破底板涌入井内,造成水灾。 ⑤、断层水:井田内断层一般富水性弱,导水性差,但当断 层将上覆玉龙山段及下伏茅口组含水层与开采层的距离拉近时,应预防地下水突破断层破碎带涌入井巷。 2 .矿井透水事故的危害程度分析 ①、含水层的砂岩裂隙水:矿井主要充水水源,突水点多分布在局部水量富集处,突水特点是水量大,来势猛,易造成垮面堵人等水害事故。 ②、关闭小窑老空水:是矿井最主要的水害威胁,包括开采煤层顶底板“导水裂隙带及底板扰动带”内的砂岩裂隙水释放后残余的动水,采空区低洼处积存的水体及巷道内不能自溢的老硐水。老空水处置不当易造成突然性溃出,致使现场作业人员来不及撤离而被困或受到伤害,矿井设备被淹,巷道被冲垮。 ③、煤层顶底板岩溶裂隙水:夜郞组玉龙山段和长兴组的岩溶裂隙水是煤层顶底板突水的主要水源,如发生突水,易造成采掘工作面停产、设备被淹、对现场作业人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