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复习好第第33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的关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区别地位主主辅辅结构基础/物质基础反射弧反射弧主要是主要是激素激素调节方式反射反射通过体通过体液运送液运送反应速度迅速、准确迅速、准确比较缓比较缓慢慢作用时间短暂短暂较长较长作用范围比较局限比较局限比较广比较广泛泛联系1.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血糖平衡调节血糖平衡调节D细胞(产生生长抑素)血糖平衡调节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为糖原,贮存于肝和肌肉中,并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贮存于脂肪组织,导致血糖水平下降。胰高血糖素具有很强的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使血糖明显升高,1mol/L的激素可使3×106mol/L的葡萄糖迅速从糖原分解出来。胰高血糖素加速糖原分解。糖异生增强是因为激素加速氨基酸进入肝细胞,并激活糖异生过程有关的酶系。血糖平衡调节(神经系统与其它激素参与)肾上腺素也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促进糖异生作用,抑制糖原合成,使血糖升高。血糖平衡调节(神经系统与其它激素参与)血糖平衡的意义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1)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2)血糖含量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血糖平衡的意义(1L=10dL)1、当血糖浓度低于50—60mg/dL时出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头昏、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如及时能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是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2、当血糖浓度低于45mg/dL时出现低血糖晚期症状:惊厥和昏迷等。只要及时从静脉输入葡萄糖溶液,症状就会缓解。3、当空腹血糖浓度高于130mg/dL时叫高血糖症,血糖浓度在130—160mg/dL时不会出现糖尿。4、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的范围时会引发糖尿病,此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出现尿中含糖现象。血糖平衡的意义糖尿病的“三多一少”:(1)糖尿病患者虽血糖浓度高,但组织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多食,多食又进一步使血糖来源增多;(2)当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时,糖就从肾脏排出而出现糖尿,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会出现多尿多尿、口渴、多饮多饮的现象。(3)又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减轻等。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促进新陈代高谢,使绝大多数组织耗氧量加大,并增加产热。因此,寒冷可刺激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往往基础代谢率增高,喜凉怕热。(2)促进生长发育,对长骨、脑和生殖器官的发育生长至关重要,尤其是婴儿期。此时缺乏甲状腺激素则会患呆小症。(3)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人的体温及其意义1.定义:2.临床测定:口腔:腋窝:直肠:36.7~37.7(37.2)36.0~37.4(36.8)36.9~37.9(37.5)人身体核(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人的体温及其意义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人的体温及其意义人的体温及其意义(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4.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低温麻醉:用药物和人工方法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则可以在不损害大脑的前提下延长阻断脑部血流的时间.体温的调节1.体温的来源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2.体温恒定的原理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产热: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主要靠皮肤实现体温的调节3.体温调节的机制(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实现)下丘脑与一些激素的分泌,水的平衡,糖和脂肪的代谢,体温调节,睡眠和情绪变化均有关.(调节体温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寒冷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