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奇Sunday,October20,2024数字疾控与智慧公卫——区域卫生平台公共卫生应用建设思路提纲引言数字疾控智慧公卫小结业务需求分析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健康危害因素未得到有效监测和控制目标定位政务目标提升重大传染病信息服务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与应急处置能力、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保障公共安全和全民健康。业务目标业务目标:建立和强化传染病、预防接种、慢病、生命登记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体系,获取公共卫生服务信息,为公众提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作业目标完成传染病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绩效考核指标。信息化差距疾控公共卫生信息化多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与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连接、对政府和公众的公共卫生信息服务能力上与目标还有较大差距。1.公共卫生应用信息化投入不足;2.信息系统建设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3.在落实“3521”规划方面,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公共卫生应用等诸多方面也都亟需完善和加强。信息化公共卫生目的意义1、解放生产力,减轻工作负担;2、规范业务标准,提高工作效率;3、提升工作质量,服务于民。目的1、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公共卫生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2、有助于整合卫生资源,规范公共卫生业务活动,提高管理能力;3、有助于信息分析准确性,提升公共卫生信息决策支持的能力;更好服务民生。意义公共卫生应用信息化目标建立和完善由中央和地方有机组成的全国统一的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网络,实现人群疾病与健康相关信息快速收集、综合分析和多方利用。1.建立省级、地市级两级疾控数据分中心,并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与国家疾控中心数据中心连接,实现三级数据中心互联互通;2.应用国家统一标准的分布式业务系统,促进地方疾控工作数字化;3.实现三级平台疾控公共卫生应用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并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具体内容一是加快公共卫生疾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满足公共卫生数据资源需求,重点加快中西部县区网络覆盖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二是加快各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三是构建统一的公共卫生资源共享平台,支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需求,将服务范围延伸至边远地区。四是加快推进公共卫生信息服务,加强传染病、预防接种、重性精神病、地方病、口腔卫生、老年保健、艾滋病、结核病、慢性病监测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五是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居民健康卡的系统应用,建设完善统一标准的数据交换平台,提升对现有数据的挖掘、利用和分析能力。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为实现全民健康提供更好的信息支撑服务。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活动管理服务教育培训科研干预监测生物环境行为管理服务教育培训科研干预监测数字化疾病预防控制管理服务模式容量(体量巨大、数据繁杂)–监测内容增加:传染病,慢病,危险因素……–监测来源增加:手工,EMR,微博/论坛等网络信息速度(实时分析、敏感信息少)–监测时机提前:从手工报告到与临床结合–分析速度加快:公共卫生探测和应对要求近乎实时的应对速度数据中心–快速扩张难–运营成本高公共卫生监测面临的大数据问题传染病监测的典型业务模式监测与调查发现与评价干预与处置病例定义个案报告群体定义群体探测群体分析报告干预指南干预决策监测人群分析数据公共卫生活动病例发现个体人群传染病监测预警应用信息需求医院防疫站环保部门疾病研究所疾病实时报告疾病预警预案决策支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预警云计算数据中心……虚拟网络VPN疾病信息服务公众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决策管理数字化核心业务管理数字化支持业务管理数字化内部营运管理数字化数字化CDC数据疾控四要素基于生命周期疾病监测数据化的信息维度出生胎儿、5岁以下儿童生命周期人群维度性别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