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继电器是根据电气量(电压或电流等)或非电气量(温度、压力、转速、 时间等)的变化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的自动切换电器。它是当输入量(电、磁、声、光、 热)达成一定值时,输出量发生跳跃式变化的一种自动控制器件。它与接触器重要区别是继 电器用于反映信号,能敏捷地对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有响应,触点数量较多,容量较小应用 场合重要是小电流控制电路和作为信号的中间转换。按输入的物理量分类,继电器可分为电压、电流、速度、时间、温度、压力、热继电器 等。按工作原理,继电器可分为电磁式、感应式、电动式、电子式、机械式和固态、真空、 同轴、光电继电器等。继电器的重要特性是输入输出特性、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为保护继电器,变化继电器 工作特性,实际应用中可采用图 4-5 所示的附加电路。① 串联 RC 电路如图 4-5(a)所示。用于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压低于电源电压的电路。当电路闭合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现象产生电动势妨碍线圈中电流增大,从而延长吸 合时间,串联 RC 电路后,因电容 C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可视为短路,因此,继电器线圈额 定工作电压高的电源电压加到线圈上,加紧了线圈中电流增大速度,缩短了吸合时间。电源稳定后电容 C 不起作用,电阻 R 起限流作用。② 并联 RC 电路如图 4-5(b)所示。电路闭合后,当电流稳定时,RC 电路不起作用, 断开电路时,继电器线圈由于自感产生感应电动势,经电路放电,使线圈中电流衰减放 慢,从而延长继电器衔铁释放时间,起延时作用。③ 并联二极管电路如图 4-5(c)所示,用于保护晶体管等驱动元器件。当晶体管 VT 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流经继电器线圈的电流快速减小,线圈产生的很高的自感电动势与电源 电压叠加后加在 VT 的 c、e 两极间,使晶体管击穿。并联二极管后,线圈的自感电动势被 钳位于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硅管约 0. 7V,锗管约 0.2V),从而避免击穿晶体管等驱动 元器件。应用时应注意并联二极管的极性不可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