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麻醉标准操作流程副标题麻醉前准备1.麻醉前评估▪以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与特殊检查为基础,对患者的各器官功能进行全面了解与评估。▪胸外科的患者,特别是接受肺切除手术的患者,术前评估的重点应放在呼吸系统与心血管系统。▪单肺切除肺功能的最低要求为:FEV1>2L,FEV1/FVC>50%;MVV>80L/min或>50%预计值;RV/TLC<50%,预计术后FEV1>0.8L。麻醉前准备2.一般准备▪术前戒烟,改善通气,控制感染,纠正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练习咳痰,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术前用药。3.静脉通路▪建立外周静脉通路,选择套管针的型号,一般选用18G。预计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或大出血的患者应准备中心静脉置管。麻醉前准备4.麻醉设备(1)麻醉机:▪麻醉前对麻醉机、呼吸回路和监护仪及相关抢救设备进行严格检查。(2)插管用具:▪喉镜、单腔气管导管/双腔气管导管/支气管封堵器、导管芯、牙垫、润滑剂、注射器、听诊器、纤维支气管镜。麻醉前准备(3)其他:▪椎管内麻醉穿刺用具、动静脉穿刺测压用具、血气分析仪等。麻醉前准备5.麻醉监测▪常规监测包括外周直接动脉压、心电图(Ⅱ、V导联)、无创脉搏氧饱和度PetCO2。手术时间超过2h或根据需要行血气分析以监测病情变化。麻醉前准备6.药品准备▪按计划准备麻醉药品、血管活性药及其他药品,抽取、稀释并贴上标签,需泵注的药品抽取后接连接管安装到输液泵。常规抽取、稀释麻黄素6mg/ml、阿托品0.1mg/ml。麻醉前准备7.液体管理▪麻醉诱导期结合监测以胶体液进行适当的容量扩充,如羟乙基淀粉6~12ml/kg。但全肺切除时应注意输液量,以免发生肺水肿。麻醉实施1.麻醉前用药▪东莨菪碱0.3mg加苯巴比妥钠0.1g,麻醉前30min肌内注射。2.麻醉选择▪多选择全麻或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麻醉实施3.麻醉诱导(1)全麻诱导:1)镇静药:咪达唑仑0.05mg/kg。2)麻醉性镇痛药:舒芬太尼0.2~0.4μg/kg。3)静脉麻醉剂:丙泊酚1.5~2mg/kg。4)肌松药:罗库溴铵0.6~0.9mg/kg麻醉实施(2)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点选择T8~T9或T7~T8间隙。按椎管内麻醉常规完成操作,给试验剂量为2%罗哌卡因4ml确定硬膜外阻滞效果后,行全麻诱导,诱导麻醉药应酌情减量。麻醉实施4.麻醉维持▪采取静吸复合或全凭静脉,静吸复合以吸入或以静脉麻醉为主,间断或靶控麻醉性镇痛药及间断静脉注射肌松药。▪全身麻醉联合连续硬膜外麻醉除全麻维持外,连续硬膜外麻醉根据时间、患者病情变化及手术需要追加局麻药。麻醉实施5.麻醉苏醒(1)胸腔引流管接水封瓶后,常规膨胀肺到30cmH20压力以膨胀肺不张区域。(2)达到拔管标准,迅速拔管。(3)若后续需要机械通气,宜尽早换单腔气管导管。麻醉实施三、肺隔离技术1.肺隔离技术的适应证▪肺隔离技术的绝对指征是需要保证通气,防止健肺感染等,包括湿肺、大咯血、支气管胸膜瘘、单侧支气管肺灌洗等;相对指征是指为方便手术操作而采用肺隔离技术的情况,包括全肺切除、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支气管手术、食管手术等。麻醉实施2.肺隔离技术的禁忌证▪肺隔离技术并无绝对禁忌,但有些情况使用肺隔离技术时可能会增加风险,如主动脉瘤、前纵隔肿瘤等,此外插入双腔管时误吸的可能性会增加。麻醉实施3.肺隔离技术的方法(1)双腔管(Robertshaw管):1)型号的选择:一般成人管分为35#、37#、39#,根据身高、体重,女性一般选择35#(身高1.6m以下者)至37#,男性可选择37#(身高1.7m以下者)至39#管,也可通过测量患者胸部CT的支气管口径选择合适的支气管导管。麻醉实施2)插管技术:插管前使双套囊充气以检查是否漏气,并用润滑剂充分润滑导管。麻醉一般为快速诱导,麻醉深度适当后(意识消失、镇痛、肌松)以喉镜充分暴露声门。3)插入方法:导管远端斜口向上进入声门后向欲插支气管侧旋转90°,继续推送至预定位置。一般身高1.7m者导管尖端距门齿为29cm,身高增减10cm导管插入尝试相应增减1cm。麻醉实施4)定位检查:方法有两种。①听诊法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将主套囊充气后听诊双肺,若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为位置良好;若双肺呼吸音不一致且气道阻力大,多为插入过深,可将导管退出2~3cm至双肺呼吸音听诊满...